血氧仪测出“沉默缺氧”,疫情下不可忽视的风险
血氧仪测出“沉默缺氧”,疫情下不可忽视的风险
“沉默缺氧”这个医学术语,最近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它指的是患者血氧饱和度已经低于正常水平,但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这种悄然而至的缺氧状态,可能暗藏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什么是“沉默缺氧”?
在医学上,血氧饱和度是衡量人体血液中氧气含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正常的血氧饱和度范围是95%-100%。当血氧饱和度降至90%-95%时,可能提示存在轻度的呼吸或心血管问题。而当这一数值低于90%,则需要高度警惕,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严重的低氧血症,甚至可能导致心脏骤停或脑损伤。
“沉默缺氧”最常见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失能的老年人、术后活动受限的患者,以及一些对缺氧敏感性较低的人。他们可能不会像普通人那样,在缺氧时出现明显的胸闷、气短等症状,而是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鼻翼扇动、嗜睡、活动减少、表达能力下降等看似平常的迹象。如果未能及时发现,这些症状可能会迅速恶化,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血氧监测的重要性
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血氧监测的重要性尤为凸显。新冠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呼吸系统,导致肺部功能受损,从而影响血氧交换。因此,血氧饱和度成为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
对于普通人群来说,血氧监测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特别是对于以下几类高风险人群,定期监测血氧水平尤为重要:
-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对缺氧的敏感性降低,容易出现“沉默缺氧”。
- 慢性病患者:如心脏病、肺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他们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可能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更容易受到低氧血症的影响。
- 孕妇:孕期女性的身体负担加重,对氧气的需求增加,血氧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 新冠感染者:无论是轻症还是重症患者,血氧监测都是评估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
如何正确使用血氧仪?
血氧仪的使用看似简单,但要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还是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选择正规产品:购买时要认准具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的产品,确保其安全性和准确性。
正确佩戴:将手指插入血氧仪的夹子中时,指甲面应朝上,手指不能夹歪。确保传感器紧贴手指,指端需顶到硅胶挡板。
保持稳定:在测量过程中,手指和身体都需要保持静止,避免晃动。任何运动都可能影响读数的准确性。
清洁干燥:手指插入前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油污或水分影响传感器的读数。
避免强光干扰:血氧仪应避免暴露在强光或阳光直射下,这可能影响测量结果。
多次测量:如果第一次测量结果异常,可以稍作休息后再次测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及时就医:如果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不同人群的血氧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人群的血氧正常范围略有差异:
- 健康成年人:95%-100%
- 儿童:新生儿至婴儿期通常在95%以上,学龄前及青少年接近成人水平
-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保持在90%-95%属于正常范围
- 运动员:心肺功能较强,血氧饱和度常在98%-100%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但无论属于哪个群体,一旦发现血氧水平异常,都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血氧仪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医疗设备。正确理解和使用血氧监测数据,对于预防和管理健康风险至关重要。通过定期监测血氧水平,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