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过敏”避开 健康生活回来
“春季过敏”避开 健康生活回来
春风拂面,繁花似锦,人们享受着春暖花开的舒适和美好。然而,春季天气反复无常,“倒春寒”“沙尘天”“花粉期”“杨柳絮”等因素,又让这美丽的春天成为多种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给不少人带来了困扰。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春季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及其预防和应对方法。
春季过敏性疾病多发,过敏体质的市民外出游玩时要注意做好必要的防护。
(头条漫画均由市人民医院提供)
春季过敏患者明显增多
市民马女士对春天的感情很“复杂”。春天的欣欣向荣和处处生机让她感觉充满活力,但随之而来的皮肤过敏每年都不会缺席。每到春季,她的面部皮肤就会出现发红、发痒或发热、发干、脱皮等症状,这让她十分困扰。
4月14日至16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医疗机构,发现就诊的患者中,过敏患者明显增多。“春天正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皮肤过敏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市人民医院方北院区皮肤科副主任梁云川介绍,春天是皮肤过敏的高发期,郊野的昆虫、病毒和花粉等都极易引发过敏。此外,春天紫外线逐渐增强,皮肤的耐受力比较弱,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就很容易导致皮肤过敏。而春季的雾霾、粉尘、杨柳絮也是造成皮肤过敏的原因之一。
“春季皮肤过敏可以出现在任何部位,面部尤甚。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水肿、红色皮疹,甚至会有渗液,伴有瘙痒、烧灼、刺痛等症状。”梁云川提醒,春季过敏的高发人群为年轻女性和儿童,因此这类人群需要加强防范。
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春季皮肤过敏呢?梁云川表示,即使在春季,外出时也需做好防晒工作,出门时可以戴上口罩,减少过敏原的吸入。除了预防外界因素,也要重视皮肤内因,冬春季节交替的时候,皮肤屏障容易受损,会出现干燥、脱皮的情况,可能会使外界的微生物、过敏原更加容易进入人体。所以在换季时,尽量不要使用有祛斑、美白、抗衰等功效性成分的护肤品,也不要轻易更换自己使用时间比较长的护肤品。每天带妆的时间不要过长,还要注意卸妆,注意晚上的清洁和保湿,做到对自己皮肤屏障的修复。梁云川特别提醒,如果出现皮肤过敏症状,可以自行清洗面部,并注意防晒,出现红肿发热的情况时,可以通过冷敷的方法给皮肤降温,达到收敛消肿的目的。同时,还要停用护肤品,可以口服一些抗过敏药。如果皮肤过敏症状加重,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花粉症困扰患者正常生活
最近,市民张先生也被过敏所困扰。前几日,他在小区樱花树下自拍了几张照片。几个小时后,脸上出现了大小不同的红疹,甚至还有脱皮的症状。“当时没在意,觉得面部非常痒,就用手挠了挠。谁想到,挠过的地方立即红肿了起来。”随后他到医院就诊,经查是花粉过敏。
“进入春季后,有些人会出现皮肤瘙痒,有些人还会出现不停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的症状,不少人误以为这是感冒,实际上很多都是花粉症的症状。”市人民医院建华院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大主任邵永良解释说,花粉症也就是花粉过敏,不少人误以为花是过敏原因,其实春季容易引起过敏的多是来自树、草,法国梧桐、柏树、杨树、柳树、榆树、松树等树上的花粉是春季过敏的主要过敏原。
花粉症的发病高峰集中在3月至5月和7月至9月,与花粉播散时间有关。邵永良表示,预防花粉过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远离过敏原。在花粉高发期应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如果一定要外出,要避开中午前后花粉指数最高的时段,全副武装,穿长袖衣物,减少接触花粉的几率。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鼻腔局部涂抹花粉阻断剂。回家后注意清洗衣物,不要在室外晾晒衣被。知道自己容易花粉过敏的人,在出门前还可以事先口服一些抗过敏药。若发现过敏症状,还得及时就医。
科学应对帮你防治过敏
“这段时间,我精神状态不太好,眼睛不怎么睁得开,而且还不停地打喷嚏。”市民孙先生说,他刚开始以为自己感冒了,自行服用一些感冒药,可迟迟不见好。他到医院就医后,才知道自己并不是患了感冒,而是过敏。
除了皮肤过敏、花粉症外,过敏性鼻炎也是春季较为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春季万物苏醒,空气中的飘浮物相对多一些,很多人吸入过敏原后出现过敏。所以,春季来看过敏的患者至少比夏季多五成。”邵永良说,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有流清水涕、鼻塞、鼻痒和打喷嚏等。对春夏季花粉、植物过敏者,外出时需要佩戴口罩。在室内时尽可能多用空调、除湿机、加湿器或空气净化机等设备,控制室内温湿度并减少粉尘,但要注意定期清洗空气滤网,有异味或异香的植物不宜摆放在室内。他提醒,如果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性鼻炎症状持续不缓解,且服用抗过敏药物无效或患者不能耐受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甚至症状进一步加剧出现气促、喘憋,甚至昏迷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鼻子有过敏性鼻炎,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不知道眼睛也会过敏。”市人民医院范西路院区眼科主任医师邱平会说,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为双眼奇痒同时伴有结膜充血和轻度异物感,该病通常与过敏性鼻炎同时发生,在临床上又被称为过敏性鼻-结膜炎。她说,平时应注意保护眼睛,不要用手揉眼睛,滴药前后应及时洗手,避免接触传染。既往戴隐形眼镜、美瞳者,要暂停使用。患病期间眼部不用或慎用化妆,出行时可戴眼镜、太阳镜以减少眼睛接触过敏原,也可以配合戴口罩,因为很多眼睛过敏者往往也伴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发病期间应该避免吃花生、黄豆、海鲜等食物,因为这些是常见的过敏原。发病期间还要注意眼睛的休息,少看电脑、电视及手机,尽量避免用眼过度。
“要想预防过敏的发生,找到并远离过敏原非常重要。”邱平会说,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包括柳絮、粉尘、虫螨、动物皮屑、油烟及各种香料等。食入性过敏原包括鱼虾、异体蛋白、奶制品、豆制品、鸡鸭、牛羊肉等。接触性过敏原包括染发剂、油漆、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洗洁精等。其他过敏原包括链霉素、异种血清等。对于过敏初发的患者,建议先自己寻找致敏因素,仔细回忆在发病前是否接触了可能致敏的诱因,如花粉等吸入物、食物、药物等。如果实在找不到,疾病又反复发作,建议到医院进行过敏原的筛查。树木、尘螨、花粉等不少过敏原是避免不掉的,就需要患者在春季到来之前提前使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进行干预,可以缓解症状。有条件的还可以对粉尘进行脱敏治疗。平时,要注意营养和锻炼,生活作息规律,增强体质。因为身体健康状态的改善,能使身体对抗过敏发作的潜能提高,并减少、减缓过敏发作。注意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尽量减少高蛋白、高热量及酒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减少食用精加工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