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培育农业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17: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培育农业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当前,国际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恢复迟缓、极端天气、局部冲突和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交织叠加,给全球农产品供需和贸易带来挑战。中国作为农产品进出口大国,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培育农业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本文将从主体优势培育和品类优势重塑等方面进行探讨。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全球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且未见止跌回升迹象。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全球消费需求低迷,货物贸易增长缓慢,极端天气威胁作物生产,局部冲突影响外溢,导致国际农产品稳定供应面临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部分出口国不断加码或延长出口限制措施,涉及大米、小麦、食糖等,给国际农产品供应链带来较大影响,国际市场供应预期不稳。

不难发现,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的因素中,经济增长态势和产销结构变化是最主要因素。同时,还存在一系列传统与非传统因素。前者如气候变化、地区冲突,后者如农产品金融化、能源化等。近年来,两者交织叠加,对全球贸易的冲击前所未有。由此导致我国农业产业的外部风险提升,农产品的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关联度越来越高。比如,国内原料奶价格低迷,既与国内消费不振有关,又与国际奶价下行相关。

面对农产品贸易的复杂多变形势,要树立底线思维,防范风险是“必修课”。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不少品类不如进口产品有价格和成本优势。部分重要农产品进口来源地集中,易受制于当地出口政策和产量变化。总体看,我国利用全球农业产业链的能力有待提高。

不进口不行,但进口的节奏如何平衡、规模如何把握?面对经济发展中的“两难”问题,往往可以从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中找答案,农业领域也是如此。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链遭遇发达国家占“高端”、不发达国家占“低端”的局面,倒逼我们必须练好内功,做好产业链创新文章。要从国情农情出发,加快提升农业产业素质,培育农业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培育主体新优势

东部地区是农产品进出口的主力区域,广东、山东均为贸易大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产品贸易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要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照国际标准,提升科技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发展农业服务贸易等新业态,助推产品和服务扬帆出海。积极培育我国自己的国际大粮商,以技术创新推动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提高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和掌控力,包括一手粮源、港口码头、运输通道。

重塑品类新优势

作为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我国让各国农产品找到了出路,驱动了全球农产品产量增长。我国出口农产品主要是水产、蔬菜和水果,进口农产品主要是油料、畜产品和谷物,前者是劳动密集型,后者是土地密集型。充分利用国际规则保护国内产业安全,立足不同品类,提升产业韧性,既要加大对大宗农产品的支持保护力度,扩大保险投入和资源环境保护补贴,又要合理使用产业结构调整援助补贴和农民就业转移补贴等“绿箱”政策,助力特色农产品发展。

农产品市场竞争已演变为不同国家农业产业体系间的竞争。由此看,一个国家农业保障能力取决于三方面,一是高质量的农业生产能力,二是高效率的储备流通加工能力,三是高水平的国际供应链把控能力,三者互为支撑。近两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出现新特点,出口增速大幅高于进口增速。在高质量发展推动下,农产品贸易将行稳致远,服务于美好生活需要和农业产业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