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蛋真的会提高胆固醇吗?
吃鸡蛋真的会提高胆固醇吗?
“吃鸡蛋会导致胆固醇升高吗?”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人,尤其是那些关注心血管健康的人。让我们用科学数据来解答这个疑问。
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
一个普通的鸡蛋黄大约含有237毫克的胆固醇,这个数字听起来可能有些惊人。但是,如果我们将其与其他食物进行比较,就会发现这个量其实并不算高。例如,240克去骨鸡肉或150克去骨排骨肉所含的胆固醇量与一个鸡蛋黄相当。而且,通过调整鸡的饲料,现在市面上已经有胆固醇含量更低(100-150mg)的鸡蛋产品。
饮食胆固醇与血液胆固醇的关系
许多人担心饮食中的胆固醇会直接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但科学研究表明,这个关系并没有那么简单。动物性食品中的动物蛋白、饱和脂肪和膳食胆固醇都会影响血液胆固醇水平,但植物性食品几乎不含胆固醇,且能通过多种机制帮助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
鸡蛋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2021年,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对超52万人进行了一项大规模队列研究,评估鸡蛋和胆固醇摄入与疾病风险的关系,相关结果发表在《PLOS Medicine》上。研究发现,鸡蛋与胆固醇摄入与更高的心血管疾病、癌症以及全因死亡率相关。具体来看,每日额外摄入300mg胆固醇(多吃一颗鸡蛋约多186mg胆固醇)与过早死亡风险增加19%、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16%、癌症死亡风险增加24%相关。
但这项研究很快就有人提出了质疑,因为研究所调查的对象为美国本土群众,他们的生活习惯、环境以及饮食等都与国人有较大区别,针对他们进行的研究结论也不一定适合国人。且研究中强调的是总胆固醇摄入问题,并不是吃不吃鸡蛋或吃多少鸡蛋,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事实上,针对国人的研究发现,只要适度吃鸡蛋,不但不会增加心血管风险,还有助于血管健康。2018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李立明教授在《心脏》期刊上发表的一项涉及50万国人平均8.9年随访的研究指出,每日摄入一个鸡蛋,对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以及死亡风险均有好处。
科学建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40-50克蛋类,相当于每天一个鸡蛋。对于高脂血症患者来说,每天摄入一个鸡蛋也是可以的。而且,蛋黄富含胆碱,对预防老年痴呆有益。建议采用水煮等低温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等不健康的烹饪方法。
总的来说,适量食用鸡蛋不会对大多数人的心脏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重要的是要保持均衡的饮食,而不是过分关注单一食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