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塔克拉玛干柽柳:沙漠中的生命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塔克拉玛干柽柳:沙漠中的生命传奇

引用
人民网
8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6/18/nw.D110000renmrb_20240618_4-14.htm
2.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412/04/WS67501986a310b59111da7159.html
3.
https://www.ts.cn/topic2020/jrxj/lywz/xjyb/202404/t20240423_20559407.shtml
4.
https://kjt.xinjiang.gov.cn/kjt/c100262/202406/84a452ecb5014ef189095dda50dc1a0b.shtml
5.
https://www.baike.com/wikiid/7376231664168894504
6.
https://www.ts.cn/xwzx/ymkxj/202412/t20241204_25358958.shtml
7.
http://www.oede.ac.cn/xwdt2/202409/t20240903_240245.html
8.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76f59a7e4b0595c185fbd71.html

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夏季地表温度可超过70℃。然而,在这片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有一种植物却能顽强生存,它就是柽柳。

01

柽柳的生存智慧

柽柳,这种看似普通的灌木,却拥有令人惊叹的生存能力。它的主根可以深达地下10余米,侧根更是发达,能够广泛分布于土壤中。这种独特的根系结构,使柽柳能够在极度缺水的环境中获取宝贵的水分。

除了深扎的根系,柽柳还通过其他方式适应沙漠环境。它的叶片退化成小鳞片状,减少了水分蒸发;茎部则承担起光合作用的任务。这些适应性特征,使柽柳成为沙漠中最顽强的生命之一。

02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柽柳不仅自身能在沙漠中生存,更是一种优秀的固沙植物。在新疆的防沙治沙工程中,柽柳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新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建成了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屏障,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柽柳与胡杨、沙拐枣等植物一起,成为锁边固沙的主力军。

在墨玉县,当地积极探索肉苁蓉与柽柳共生的产业模式,实现了治沙与致富的双赢。肉苁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借助机械化种植技术,产量从平均每亩80公斤提高到了200公斤,同时每亩降低了400元的劳动成本。

03

科技助力生态治理

为了更好地利用柽柳等沙漠植物,中国林科院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建立了生态治理示范区。团队聚焦生物固沙、沙产业发展、抗逆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等任务,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生态治理。

在和田地区昆玉市,科研团队已采集20多种荒漠植物种质资源,成功繁育1万多株种苗,为固沙造林提供了优质苗木资源。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锁边”工程,不仅是一项生态保护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它不仅有效遏制了沙漠扩张的趋势,还为当地群众创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生活水平。

正如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副所长冯益明所说:“国家需要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需要技术攻关我们可以干,需要去栽树我们也可以干。在这个岗位上,我们都争取为国家防沙止漠作出应有贡献。”

随着更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色屏障将更加坚固,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