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肖战粉丝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肖战粉丝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引用
中文国际
9
来源
1.
https://column.chinadaily.com.cn/a/202408/15/WS66bdaea6a310054d254ed04e.html
2.
https://www.woshipm.com/share/5987711.html
3.
https://www.sohu.com/a/816265284_121798711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2A06HT500
5.
https://m.qidian.com/ask/qtukgclfojd
6.
https://k.sina.cn/article_6420599242_p17eb291ca00100u1lx.html
7.
http://www.rxqx.cn/danbei/10219.html
8.
http://www.yzwb.net/content/1898577.html
9.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0176

2020年2月27日,一场由肖战粉丝引发的网络风波震惊了整个饭圈。起因是粉丝不满AO3网站上关于肖战的同人作品,于是发起举报,最终导致该网站被封锁。这场被称为"227事件"的风波不仅让肖战陷入舆论漩涡,也让人们开始关注饭圈文化的极端现象。

这并非肖战粉丝第一次引发争议。在边江事件中,配音演员边江仅仅因为给肖战送上生日祝福,就遭到肖战粉丝的围攻谩骂,甚至被迫删除祝福并道歉。这种过激行为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粉丝会如此疯狂?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理论来解释:

  1. 自我延伸与认知失调

根据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的自我延伸理论,人们倾向于将某些外部对象(如偶像)纳入自我概念中。对于粉丝而言,偶像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当偶像受到批评时,粉丝会产生认知失调——一种心理上的不适感,促使他们采取行动来消除这种不适,比如攻击批评者。

  1. 群体心理与共情效应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描述了群体心理的特点:个体在群体中会丧失理性,情感容易被煽动。在互联网时代,这种效应被进一步放大。粉丝通过社交媒体形成虚拟群体,共情作用使得个体情绪迅速传播扩散,导致群体极化现象——成员的观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极端。

  1. 沉没成本谬误

经济学中的沉没成本理论指出,人们往往因为不愿放弃已投入的资源而继续追加投入。粉丝在追星过程中投入了大量时间、金钱和情感,为了不让这些投入"白费",他们可能会采取更极端的行动来维护偶像形象,即使这些行为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心理效应并非饭圈独有,在营销领域也被广泛应用:

  • 稀缺原则:限量版、限时优惠等营销手段利用了人们对稀缺资源的渴望。
  • 互惠原理:免费样品、赠品等策略激发了人们的回报心理。
  • 权威效应:专家推荐、名人代言等方法利用了人们对权威的信任。

这些现象表明,饭圈文化的极端行为实际上是人类心理的普遍反应在特定环境下的体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这种现象听之任之。理性看待和引导饭圈文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高粉丝媒介素养:教育粉丝理性追星,学会独立思考,不被群体情绪左右。
  2. 培养健康心态:让粉丝明白偶像只是普通人,不必过度神化。
  3. 建立正确价值观:引导粉丝将注意力更多放在个人成长上,而不是盲目追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饭圈文化的畸变,让它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现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