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创作·五个技巧
诗歌创作·五个技巧
诗歌创作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需要创作者运用各种技巧来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情感。本文将介绍五种重要的诗歌创作技巧:变形、关系换位、荒诞、梦幻和远取譬。通过这些技巧,诗人可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诗歌作品。
(一)变形
诗创作离不开变形,雪莱就说过,诗使它触碰的一切变形。但欲使诗产生陌生化效果,这种变形必须是超常规的。譬如艾略特《荒原》(赵萝蕤译)一诗的开头几行:
四月是最残酷的一月从死的土地孕育出丁香渗透着回忆与欲望用春雨激唤着迟钝的根须冬天为我们保暖,用遗忘的雪覆盖大地,用枯干了的细管喂养微细的生命
这样的变形是危言耸听吗?杨柳依依的四月一一残酷! 充满生命的美的丁香-死!北风肆虐的冬天一一温暖!
读此几行,一种陌生感扑面而来,它引起了读者的好奇、震惊,迫使读者在阅诗过程中一步三回头,品味其中内蕴。
(二)关系换位
所谓“关系换位”,是指诗所描写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事物象之间关系的互相交换,形成一种新的秩序,它必然给读者带来陌生化效果。具体一点说,有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换位。
如洛夫的《金龙禅寺》一诗,本是“金龙寺的晚钟响起,是游客下山的时刻了”,诗人却写成:
晚钟是游客下山的小路
有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换位
明明是“他的脚走在整条街上”,诗人罗门笔下的醉成烂泥般的《流浪人》却是:
让整条街只在他的脚下走着
有人与本体之间的关系转换。
(三)荒诞
荒诞,是对事物极度夸张的一种手法。如傅天琳观览大海日落的《一瞬间》:
夕阳,从天空滑到海面,像一团火,煮沸了一锅波澜。我突然担心那水族世界的万千生命会不会因这巨大的热力而屏息了鳃管
多么新奇!这真是十年浩劫的荒诞年代里的荒诞心境!由于荒诞往往以某种主观感受出发,扭曲客观事物的形态和属性,表现在诗中,即大量地出现违反常态、甚至光怪陆离的意象。
(四)梦幻
林黛玉的梦是理性的梦。安娜·卡列尼娜和苔丝的梦是非理性的梦。在诗中,能产生陌生化效果的是对后者的抒写。这种在诗中凸显非理性的梦幻有两类:一类是写诗人内宇宙的,一类是写诗人外字宙的。
前者如舒婷的《往事二三》:
一只打翻的酒蛊石路在月光下浮动青草压倒的地方遗落一枝映山红......在脆薄的寂静里做半明半味的梦
后者如李钢的《在远方一-梦见我的祖先》:
在远方一群汉子卧在浓密的胡须里他们土质的皮肤裸露着怪舒坦地被太阳的蜂刺整着一群汉子卧在胡须里,在远方.....
现代睡眠生理学的最新研究表明,每个健康的人几乎每晚睡觉都在做梦(人睡眠是由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交替出现,梦是人在“快波睡眠时做的,而人都从“慢波睡眠”中醒来,因此,难以察觉自己的梦境。
当人清醒时,思维表现出整体性与合理性;而在睡中,思维处于一种低级形式,对事物的分析与记忆充满缺陷,使一些无关联的片断信息凑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些荒诞离奇的梦境,这是诗对梦幻描写的心理基础。
(五)远取譬
远取臂必须拉大比喻的喻本和喻体之间的距离。
王尔德说:“第一个把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的是庸才,第三个就是蠢才。”远取警是赢得比喻的“第一个”的“诀窍”之一。
且以喻本“太阳”为例:其喻体有“中了酒毒的眼”(《艾青《马赛》),“圭枭的一只黄眼睛”(涅克拉索夫《严寒·通红的鼻子》),“团团转”的“红鬓毛的狮子”(聂鲁达《太阳的颂歌》),“萎缩的花环”(北岛《结局或开始》)“樱桃”“葡萄”(江河《祖国啊祖国》)“红色的苹果”芒克《十月的献诗·果实》等等。尤以江河的《我和太阳》,更见别出心裁:
你在黎明时分的薄雾中找我像是刚刚醒来的渔家姑娘在海洋一样的天空中撒下闪闪发光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