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高麗菜顧胃?認識胃潰瘍的成因、症狀、飲食,3大營養素保護胃壁!
吃高麗菜顧胃?認識胃潰瘍的成因、症狀、飲食,3大營養素保護胃壁!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胃溃疡的成因、症状以及饮食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种疾病。
每次吃饱饭就胃痛,上腹部像有针在里头翻搅,想说吃个止痛药缓解不适,殊不知吃了恐让病情恶化!原来可能是“胃溃疡”在搞怪。到底胃溃疡该怎么做?有哪些食物吃了比较快好?
所谓的胃溃疡就是胃部黏膜受到损伤,导致该区域发炎、产生糜烂的现象。正常情况下,胃酸是消化食物的助手,然而当胃的黏膜细胞长期受损,无法抵御强酸的侵袭时,便会造成溃疡,严重时还会让胃部变薄,导致胃出血、胃穿孔。
胃溃疡的原因
为什么胃会受伤呢?造成胃溃疡的原因主要有这几种: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造成胃黏膜组织病变。
- 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副作用:无法正常修复黏膜。
- 不良饮食习惯:三餐不正、暴饮暴食、刺激性食物等
- 压力:黏膜保护机制受影响。
胃溃疡的症狀
该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胃溃疡?提高自身警觉性,留意有无以下症状:
- 典型症状:上腹疼痛(通常发生在吃饱后,胃酸受刺激而分泌)、肠胃不适
- 不典型症状:腹胀感、打嗝、消化不良、火烧心、恶心呕吐、解黑便
惟要注意的是,腹痛的成因不一定是溃疡,可能来自胃炎、胃食道逆流,因此在出现相关症状后,最好就医诊断厘清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若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就接受灭菌治疗,并透过饮食调整避免胃溃疡反复发生。
胃溃疡怎么吃?饮食原则与禁忌
由于胃部处在受伤、脆弱的状态,相对就不该给太刺激的食物,应清淡好消化,避開粗硬的堅果、高纖維的菜梗,選擇好咀嚼的軟質食物,像是蒸蛋、魚肉、嫩葉,每餐都細嚼慢嚥,充分咀嚼帮助消化。
此外,建议以清蒸、水煮、慢燉的烹調方式取代煎炒、油炸,避免過於油膩而加重胃部負擔,也要避開菸、酒、咖啡、濃茶、辛辣、太酸太甜等刺激性食物。過去認為牛奶有中和胃酸的效用,但其實會刺激胃酸分泌,加劇潰瘍症狀,應避免飲用或少量嘗試。
預防胃潰瘍!3大顧胃營養素
- 维生素 U
它的真實身分並非一種維生素,而是名為S-甲基甲硫氨酸(S-methylmethionine)的物質,它能夠加速腸胃道黏膜的修復及再生,並抑制胃酸過量分泌。高麗菜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U,因而有天然胃藥的美名,建議切碎後煮熟食用,裏頭的養分能更好釋放出來。
- 有機硫化物
研究發現,有機硫化物中的蘿蔔硫素(Sulforaphane)能夠驅趕幽門螺旋桿菌,其效果更勝抗生素;而蒜素(Allicin)有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生長之效,能預防胃潰瘍發生。可以吃些青花菜、花椰菜、高麗菜、球芽甘藍、大蒜等,攝取營養素。
- 黏蛋白
黏蛋白(Mucoprotein)是一種由黏多醣組成的糖蛋白,是黏膜修補不可少的成分,對胃壁具有保護的作用。吃起來滑溜溜的食物,像是秋葵、山藥,或是些含有黏多醣的海藻、木耳等都是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