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糖尿病肾病:症状、诊断与预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糖尿病肾病:症状、诊断与预防

引用
1
来源
1.
https://blog.health2sync.com/diabetic-kidney-disease/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肾病的原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预防肾病的发生。

台灣的洗腎人口密度是全球第一,因此有「洗腎王國」的稱號。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平均的健保支出,有約 470 億花在慢性腎臟病,是所有疾病中最多的。除了不當使用藥物外,不少人更是因糖尿病才引發腎臟病變,甚至走上洗腎之路。究竟糖尿病腎病變的症狀有哪些?該如何預防腎病變的發生?現在就一起來看看。

為什麼糖尿病會腎病變?認識糖尿病腎病變的原因

一般來說,發生糖尿病腎病變是因為血糖控制不良。當腎臟長期過濾血糖濃度高的血液時,便容易發炎、出現纖維化,進而影響腎功能。糖尿病越早發病或罹病越久、有高血壓、糖尿病腎病變家族史的糖友,會比一般糖尿病患更容易得到腎臟併發症。

糖尿病腎臟病變的常見症狀與判斷方法

糖尿病腎臟病變在初期往往沒有症狀、難以自行察覺,因此透過篩檢來判斷是最好的作法。例如檢測「尿液白蛋白 (UACR)」或「腎絲球過濾率 (eGFR)」等。
(一) 檢測尿液白蛋白
通常會測量早晨第一次尿液中,白蛋白與肌酸酐的比值 (urine albumin/creatinine ratio, UACR)。依照 2024 國際腎臟治療指引建議,可以分為:

  1. 數值 < 30 mg/g 為正常值到輕微白蛋白尿
  2. 數值介於 30-300 mg/g 為中度白蛋白尿
  3. 數值 > 300 mg/g 為重度白蛋白尿,代表腎功能受損到一定程度。
    在重度白蛋白尿期前屬於可逆的階段,透過積極治療就能降低白蛋白尿。平時也能觀察尿液中是否有泡泡,並考慮每 (半) 年接受血液及尿液生化檢查。如果已經有糖尿病腎病變,則會建議每 3-6 個月檢查一次。

    (二) 檢測腎絲球過濾率 (eGFR)
    可以透過抽血來確認並區分出腎臟病的病程:
  • 第一期 (G1): eGFR≥90
  • 第二期 (G2): eGFR 89-60
  • 第三期
  • G3A:eGFR 59-45
  • G3B:eGFR 44-30
  • 第四期 (G4): eGFR 29-15
  • 第五期 (G5): eGFR <15
    交叉比對白蛋白尿 (UACR)腎絲球過濾率 (eGFR)的不同階段,也能評估出病情發展的狀況以及死亡風險:

    提醒:白色數字為洗腎風險的倍數。相較於對照組 (eGFR: 90-104, UACR<10) 的族群,座落在最高風險的患者族群,發生洗腎或是腎臟移植的風險相對增加至少 240 倍以上。

糖尿病腎臟病變惡化的常見原因

  • 三高控制不佳: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會影響腎臟結構、引起腎臟發炎。
  • 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攝取過多加工食物、高蛋白飲食,會增加腎臟代謝的負擔。而吸菸中的化學物質也會損害腎臟。
  • 體重過重:腎臟血管的阻力會上升,提高腎臟的壓力、增加蛋白尿。
    還有其他容易讓腎臟惡化的因子,像是泌尿道感染、使用有腎毒性的藥物、來路不明的中草藥,以及進行部分檢查時所使用的顯影劑,都需要多加留意。

延緩糖尿病腎臟病變惡化的方法


得到糖尿病的首要目標,便是控制好血糖、避免併發症。如果是已經確診糖尿病腎臟病變的糖友,一樣要掌握這個原則,透過良好的血糖、血壓管控和適合的飲食習慣、藥物介入,延緩腎病變的惡化:

  • 三高管理:血糖控制在糖化血色素 < 7%;血壓控制在收縮壓 < 130mmHg、舒張壓 < 80mmHg;血脂控制在低密度脂蛋白 (LDL) < 100 mg/dL、三酸甘油脂 (TG) < 150 mg/dL。
  • 良好生活習慣:積極戒菸、少吃加工物、注意蛋白質的攝取。
  • 體重管理:適當減輕體重 5% 或控制 BMI < 24。
  • 藥物治療:根據現行治療指引,建議使用血糖、血壓和減少腎臟及血管發炎、纖維化的三大類藥物治療。建議回診時能主動與醫師討論適合的用藥方針,及早使用以有效保護腎臟及心臟、延緩腎臟病的惡化。
    控糖的確不容易,掌握飲食份數、按時用藥及規律運動都很重要。如果已經有併發症的狀況,還是可以遵守相同的原則,調整生活習慣的調整,及早治療、用藥、聽從醫護指示,盡量讓血糖穩定以避免病情持續惡化喔!
    讀完這篇文章的人也讀了…
    參考文獻
  • 2022 第 2 型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
  • 2017 年糖尿病衛教學會會訊三月號
  • 什麼是微量蛋白尿.pdf
  • Kidney Int. 2024;105(4S):S145
    1.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Risk Management: 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2023
      文章來源:陳宜萍 營養師 編修審稿:智抗糖編輯團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