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村:沪派江南的数字游民新地标
水库村:沪派江南的数字游民新地标
在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有一个被誉为“沪派江南”典范的村庄——水库村。这里不仅保留了江南水乡的传统风貌,更通过创新的数字游民项目,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地标。
独特的水网景观
水库村,旧时称“水窠里”,是一个拥有6000年历史的水上村庄。全村水域面积占比高达40%,分布着40余条河道和70多座小岛。同济大学副教授董楠楠回忆道:“当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规划设计这些水域。很多村民建议填河修路,但我们坚持保留了这片独特的水网。”
经过系统的河道疏浚和生态修复,水库村的水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原本用于养殖鱼虾的水域被改造成了湿地公园,不仅提升了生态环境,还为村民带来了新的经济收益。上海财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养殖的黑鱼,已经成功打入盒马等高端生鲜市场。
创新的数字游民项目
2024年,水库村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中国首个全域全场景数字游民生活示范区正式落地。90后李如燕作为漕泾数字游民国际村的主理人,带领团队对村庄资源进行了整合与创新利用。
数字游民社区充分利用了村庄的闲置空间,将图书馆、咖啡室、书院等场所改造成了特色工作场景。同时,村里还提供了十几间民居作为数字游民的住宿点,月租金仅需1500元。餐饮服务则由水库村为老服务中心提供,每餐约20元。
数字游民的入驻为水库村带来了新的活力。他们不仅在这里工作生活,还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例如,一位从事新媒体工作的数字游民为村庄设计了观鸟地图和互动游戏,另一位机械设计师则在为老服务中心开展老年人骨骼助力系统测试。
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水库村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规划与持续的创新。村党总支书记周继光表示:“从美丽乡村到示范村,水库村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各方力量的支持。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如今的水库村,不仅是一个旅游打卡胜地,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社区。它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村镇等多项荣誉。未来,水库村将继续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沪派江南”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经验。
从传统水乡到数字游民社区,水库村的蜕变展现了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自然与人文共生,一个充满活力的“沪派江南”正在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