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磷酸钠,真的安全吗?
三聚磷酸钠,真的安全吗?
三聚磷酸钠(Na5P3O10)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肉类、奶制品、果汁饮料等食品加工中。然而,关于其安全性的争议一直存在。一方面,专家表示在合理用量下三聚磷酸钠对人体无害;另一方面,过量摄入确实可能带来健康隐患。那么,三聚磷酸钠到底安不安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三聚磷酸钠的用途与安全性
三聚磷酸钠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用作水分保持剂、品质改良剂、pH调节剂及金属螯合剂。它能够改善食品质地,延长保质期,因此在肉类、水产品等食品加工中备受青睐。例如,在肉制品加工中,三聚磷酸钠可以提高产品的保水性和嫩度;在乳制品中,它能稳定蛋白质,防止沉淀。
那么,三聚磷酸钠是否安全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贾凯表示,食品中添加的三聚磷酸钠较少,属于安全剂量,不会产生过多的危害。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可。但是,任何物质过量摄入都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三聚磷酸钠也不例外。
过量摄入的危害
研究表明,过量摄入三聚磷酸钠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危害:
胃肠道不适:过多的磷酸盐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可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胃肠功能较弱者还可能诱发胃肠炎症。
钙质流失:三聚磷酸钠等磷酸盐,吃多了会影响钙离子的吸收与利用,长时间会造成血钙流失过快,出现骨质降低,儿童还可能会出现骨骼生长发育异常。
肝肾损伤:由于三聚磷酸钠需要通过肝肾进行代谢,所以吃多了会造成肝肾负担,长时间还可能会出现肝肾功能损伤。
此外,三聚磷酸钠还常见于部分洗衣粉中,如长时间大量吸入或触碰含三聚磷酸钠的洗衣粉,也可能出现皮炎、咳嗽、打喷嚏、胸部不适的症状。如不慎进入眼睛还可能会对眼睛产生明显的刺激感,出现眼睛肿痛、泛红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食品安全标准与监管
为了确保三聚磷酸钠的安全使用,我国不断更新和完善相关标准。2024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新版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该标准将于2025年2月正式实施。新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加强了对三聚磷酸钠等食品添加剂的监管。
例如,在蔬菜制品方面,脱水马铃薯的二氧化硫最大使用量由0.4g/kg降至0.2g/kg,腌渍蔬菜的脱氢乙酸最大使用量由1.0g/kg降至0.3g/kg。在焙烤食品方面,面包、糕点以及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中防腐剂脱氢乙酸由原先的0.5g/kg变为不得使用。在肉及肉制品方面,预制肉制品、肉罐头类脱氢乙酸最大使用量均由原来0.5g/kg变为不得添加。
公众认知与建议
尽管三聚磷酸钠在合理用量下是安全的,但公众对其安全性仍存在担忧。这种担忧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食品添加剂的普遍不信任;二是对“磷酸盐”这一化学物质的恐惧心理。事实上,三聚磷酸钠在食品中的添加量通常很低,远低于可能引起健康问题的水平。
为了消除公众疑虑,专家建议:
- 关注食品标签,了解食品成分
- 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长期大量摄入单一食品
- 对于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可优先选择不含添加剂的食品
三聚磷酸钠作为一种多功能化合物,在合理使用下能够为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然而,其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加强监管、严格控制使用量,以及提高公众认知,我们可以确保三聚磷酸钠的安全使用,让这一化学物质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