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教你辨识饼干安全性
国标教你辨识饼干安全性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显示,在1600批次样品中,有28批次不合格。其中,饼干类产品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等问题,这再次提醒我们关注饼干的安全性问题。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零食,饼干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那么,如何确保饼干的安全性呢?这需要从国家标准和具体检测方法入手。
饼干的主要安全风险
饼干在生产、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可能面临多种安全风险:
微生物污染:饼干虽然经过烘烤,但仍然可能受到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等微生物的污染,尤其是在生产环境不达标或包装密封性差的情况下。
添加剂使用不当:为了改善口感和延长保质期,饼干中会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如果使用不当或过量,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重金属污染:原料中的重金属残留也可能导致饼干中重金属含量超标。
理化指标不合格:如水分含量过高可能导致霉变,酸价和过氧化值超标会影响饼干的口感和安全性。
国家标准的要求
为确保饼干的安全性,我国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GB/T 13610-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饼干》:这是饼干安全性的基本标准,规定了饼干的外观、色泽、形状、气味、味道、营养成分等要求。
GB/T 20980-2021《饼干质量通则》:详细规定了饼干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
QB/T 1433系列:针对不同类型的饼干(如发酵饼干、压缩饼干、曲奇饼干等)制定了具体的标准。
主要检测方法
饼干的安全性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感官检测:通过目视、嗅觉和口感品评来检查饼干的外观、色泽、气味和组织结构是否符合要求。
理化检测:
- 水分含量:采用烘干法或卡尔费休法测定。
- 脂肪含量:使用索氏提取法测定。
- 蛋白质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或杜马斯法。
- 酸价和过氧化值:评估油脂的新鲜度和饼干的稳定性。
微生物检测:
- 菌落总数:通过平板计数法检测。
- 霉菌和酵母菌:通过培养基培养观察。
- 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采用分离培养、显微镜观察和PCR方法检测。
添加剂检测:
- 防腐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气相色谱法(GC)。
- 甜味剂:采用液相色谱法。
- 色素:采用薄层色谱法或气相色谱法。
如何选购安全的饼干
作为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判断饼干的安全性:
查看标签:确保产品标签包含所有必要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配料表等。
检查包装:包装应密封完好,无破损或胀袋现象。
感官判断:饼干应具有正常的色泽和香气,无霉变、异味或异物。
选择正规渠道:尽量在正规超市或有资质的网店购买,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
饼干的安全性检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生产企业、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共同努力。通过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科学的检测方法,可以确保饼干的质量安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