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回家,你敢直面“份子钱”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回家,你敢直面“份子钱”吗?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10A00IOF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09A05JL300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49038
4.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4-03/17/content_30808051.htm?v=pc
5.
https://www.hkma.gov.hk/gb_chi/news-and-media/press-releases/2024/12/20241220-4/
6.
https://news.sina.cn/gn/2024-04-25/detail-inaszxxs6642292.d.html?vt=4&pos=108&his=0
7.
https://zh.wikinews.org/zh-cn/%E4%B8%AD%E5%9C%8B%E5%B9%B4%E8%BC%95%E4%BA%BA%E4%B8%8D%E6%BB%BF%E6%96%B0%E5%B9%B4%E7%B4%85%E5%8C%85%E5%A3%93%E5%8A%9B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C%A2%E8%8E%8A
9.
http://smzt.gd.gov.cn/gkmlpt/content/4/4388/post_4388830.html

“份子钱”这个在中国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习俗,如今却成了许多人的“甜蜜负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这份原本充满人情味的礼金,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沉重的经济压力,甚至成为一些人春节不敢回家的重要原因。

01

从互助到负担:份子钱的演变史

份子钱最早可追溯至明代中叶,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份子钱类似于今天的“众筹”,亲朋好友共同分担,帮助家庭应对婚丧嫁娶等重大事件。中国自古是乡土社会,村民之间互帮互助,送出的份子钱最终也会收回来,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份子钱的性质悄然发生了变化。在城市地区,普通的同事或朋友结婚,份子钱普遍涨至500元,亲密朋友更是达到1000元。而在一些边远地区,这一数字更是令人咋舌。据新华社报道,重庆三峡库区的某些农村,每年平均要参加200次左右的酒宴,送出的份子钱高达四五万元。这种沉重的经济负担,让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民一年的积蓄付之东流。

02

政策整治:一刀切还是循序渐进?

面对愈演愈烈的份子钱压力,地方政府开始采取行动。以重庆南川区为例,当地规定“除结婚酒、丧事以外的都属于无事酒,一律禁止滥办”,并要求结婚酒需提前10天书面申报,丧事则需在事后5个工作日内报备。违规者将由公安机关、市场监管局、消防等多家部门联合执法,后果自负。

然而,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引发了争议。有居民表示支持:“在外打工一年省下来的钱,一个腊月、一个正月酒席钱支出就花光了。”但也有人质疑:“社区将满月酒、老人寿宴等宴请也一律禁办并不妥当。”

专家指出,居民委员会无权设定行政许可或干预经营主体的合法经营活动。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认为,基层制定的一些提示、通知等规定,都不属于行政许可范畴,不可能强制要求群众去提前备案,这些要求也很难执行。

03

寻求平衡:传统与现实的博弈

如何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减轻份子钱的负担?这需要政府、社会和民众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制定合理的村规民约,倡导节俭办宴,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一刀切”。其次,社会需要形成共识,摒弃攀比心理,让份子钱回归其互助本质。最后,民众自身也要勇于打破“面子工程”,量力而行。

事实上,广东地区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在广东,份子钱一直被视为一股清流。不久前,一位来自广东的网友在宁波参加同事婚礼时,只随了100块的份子钱,却享受了丰盛的婚宴。这种量力而行、注重人情而非金钱的做法,或许正是解决份子钱问题的关键。

春节回家,不应该成为一场经济上的“豪赌”。份子钱的本意是表达祝福和互助,而不是成为压在农民身上的“年终大考”。只有当份子钱重新回归其本质,春节才能真正成为团圆和欢乐的节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