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西山公园里的抗战记忆
昆明西山公园里的抗战记忆
昆明西山公园,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公园,不仅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游客,更以其丰富的抗战记忆,成为人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重要场所。
南侨机工:3200个赤子的热血传奇
在西山公园深处,矗立着一座高9米的大理石纪念碑,底座上刻着“赤子功勋”四个大字,这就是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它静静地诉说着一段鲜为人知却又感人至深的历史。
1939年,在爱国侨领陈嘉庚的号召下,3200多名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华侨青年,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毅然决然地踏上回国支援抗战的征程。他们中许多人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生活,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在滇缅公路上,南侨机工们驾驶着一辆辆满载军需物资的卡车,穿梭于枪林弹雨之中。他们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路况和日军的轰炸,还要克服语言不通、水土不服等重重困难。然而,这些都没有阻挡他们报效祖国的决心。据统计,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有1000余名南侨机工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第9批回国南侨机工张智源之子张云鹏曾深情回忆道:“他们以‘国家至上,民族至上,胜利第一,军事第一’的爱国热情,凭一身娴熟高超的驾修技艺和忠于职守的责任感,为保障各抗日战场的补给,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聂耳:用音乐唤醒民族魂
沿着西山公园的林间小道,你会来到一片宁静的墓园。这里长眠着一位用音乐唤醒民族魂的青年——聂耳。他的墓地背依青山,前临滇池,墓前平台由24圈石料铺成音波状,象征着时代的最强音从这里发出。
1935年,年仅23岁的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了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激昂的旋律,很快成为激励无数中国人投身抗战的号角。1949年,这首歌被选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聂耳的名字也永远镌刻在了中国近代史的丰碑上。
在聂耳墓的后面,有一面巨大的屏风墙,上面雕刻着以《义勇军进行曲》、万里长城、抗日救亡运动为主题的大型浮雕。每当人们站在这里,仿佛能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回响,感受到那份永不熄灭的爱国热情。
纪念与传承
2024年8月31日,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前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200多名南侨机工后人、华人及侨胞代表,从世界各地汇聚到这里,共同纪念南侨机工回国抗战85周年。他们手捧菊花,缓步上前,将鲜花轻轻放在纪念碑基座周围,深深地鞠躬致敬,悼念那些在抗战中献出宝贵生命的先辈们。
而在聂耳纪念馆内,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他们在这里了解聂耳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感受那段充满激情与牺牲的岁月。纪念馆由聂耳墓、聂耳生平展厅和聂耳音乐影视厅组成,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文物,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的聂耳形象。
昆明西山公园,不仅仅是一座公园,更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它让我们铭记那些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先辈们,也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吾辈当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