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医院刘政呈主任教你应对肺结节焦虑
南京鼓楼医院刘政呈主任教你应对肺结节焦虑
在体检中发现肺结节,是许多人会遇到的情况。然而,这一发现往往伴随着焦虑和不安。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刘政呈,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我们带来科学的建议和心理疏导。
专家简介
刘政呈主任是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的副主任医师,所在科室是江苏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医院年手术量达6000余例,其中四级手术占比98%,微创手术占比超过90%,在肺结节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肺结节带来的心理负担
当体检报告上出现“肺结节”三个字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焦虑和恐慌。这种情绪主要源于对肺癌的担忧。事实上,大多数肺结节都是良性的,但这种不确定性仍然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科学认知是缓解焦虑的关键
刘政呈主任强调,正确理解肺结节的性质是缓解焦虑的第一步。肺结节是指肺部组织中直径在3厘米以下的“小圆点”,它可以是良性的,如炎性结节、肺错构瘤或钙化结节;也可能是恶性的,如早期肺癌或转移灶。
关键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评估结节的性质。医生通常会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和密度等特征。对于直径大于1厘米的结节,一般容易通过影像学表现判断良恶性;对于小于1厘米的结节,则需要密切观察其变化。
正确的应对方法
定期随访:对于大多数肺结节,医生会建议定期随访观察。具体随访频率根据结节大小而定:
- 直径≤4毫米的结节,建议接受有经验医生的建议随访
- 直径4-6毫米的结节,建议常规年度随访
- 直径6-8毫米的结节,建议在2年内每6-12个月随访一次
- 直径>8毫米的结节,建议3-6个月影像随访
影像学检查:胸部CT是发现和监测肺结节的主要工具。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吸烟者、50岁以上人群、有肺癌家族史者),定期低剂量胸部CT检查尤为重要。
活检或手术:如果影像学检查无法明确结节性质,或者结节显示出恶性征兆(如快速生长、边界不规则等),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气管镜活检、经胸针吸活检或手术。
心理调适建议
避免自我诊断:不要轻易在网上搜索症状或自行推测最坏情况。专业医生的意见和定期随访才是判断结节性质的关键。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无论结节性质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总是有益的。这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和避免吸烟。
积极沟通:与医生保持定期沟通,了解结节的变化情况和下一步处理方案。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最合理的建议。
心理支持:如果焦虑情绪严重影响生活,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医院特色与优势
南京鼓楼医院在肺结节诊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引进了3D腔镜、荧光腔镜、磁导航支气管镜等高端诊疗设备
- 开展了多项新技术研发,如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引导下的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成像
- 获得了多项临床专项经费支持,推动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刘政呈主任表示,通过正确的认知和科学的治疗方法,大多数肺结节患者都能得到良好的预后。重要的是保持冷静,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结节恶变的风险。
面对肺结节,我们不需要过度恐慌。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医疗团队,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治疗这一疾病。记住,大多数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即使需要治疗,现代医学也有多种有效手段。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是战胜疾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