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勃《滕王阁序》背后的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勃《滕王阁序》背后的故事

引用
搜狐
7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97058340_121492536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5%8B%83/248912
3.
https://www.sohu.com/a/806203638_121904975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DTA1CJ05448Z8F.html
5.
http://www.lubanyouke.com/68097.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01/11/12810717_1132855784.shtml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5%8B%8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出自唐代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这篇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的佳作,不仅展现了王勃非凡的才华,更因其独特的创作背景而备受瞩目。

01

王勃其人:才华横溢的初唐才子

王勃(650年-676年或684年),字子安,祖籍山西晋中祁县,后迁山西绛州龙门通化(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是隋朝著名学者王通,父亲为唐朝官吏王福畤。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

然而,王勃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在沛王府担任侍读,因戏作《檄英王鸡》文而被高宗怒逐出府。后补虢州参军,又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这些坎坷的经历,为他后来创作《滕王阁序》提供了丰富的人生体验。

02

《滕王阁序》的诞生:一次偶然的机遇

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秋天,王勃前往交趾探父,途经南昌,正逢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大宴宾客。滕王阁,这座由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所建的江南名楼,刚刚重修完毕。阎伯屿本已命其婿吴子章准备好一篇序文,意在借此机会彰显其婿之才。然而,年少气盛的王勃不请自书,挥毫而就,成就了这篇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

03

艺术特色:骈体文的巅峰之作

《滕王阁序》是一篇典型的骈体文,其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其骈俪之美。全文句式工整,多用对偶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仅形象生动,而且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文章在描绘滕王阁周边壮丽景色的同时,也融入了作者深刻的思想。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到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再到对个人命运的喟叹,王勃以笔为舟,载着读者穿梭于时空之间,体验了一场心灵的盛宴。

04

历史地位:影响深远的文学瑰宝

《滕王阁序》自问世以来便广受赞誉,被无数文人墨客传颂不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赢得了当时士人的高度评价,也深深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在唐宋八大家等文学巨匠的笔下,《滕王阁序》被反复引用和模仿;在明清时期的戏曲、小说中也不乏其影响的痕迹。

王勃在25岁时创作的《滕王阁序》,不仅展现了其非凡的才华,更因其独特的创作背景而备受瞩目。这篇文章诞生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勃在探亲途中恰逢滕王阁重修完毕,受邀撰写序文。尽管起初遭到阎都督的质疑,但凭借其卓越的文采,王勃最终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赏,尤其是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了千古绝唱。通过了解王勃的创作历程,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的文学魅力,更能体会到他背后的艰辛与坚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