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常见的安眠药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有哪些后遗症?
10个常见的安眠药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有哪些后遗症?
据统计,2022年台湾有高达453万人使用安眠镇定剂,即俗称的安眠药。约5人中就有1人正在服用安眠药。安眠药虽然能快速缓解失眠,但也有潜在的副作用及长期使用的后遗症。使用前必须谨遵医嘱,采用适合的药物,避免滥用安眠药,降低对身体的潜在伤害。
安眠药的副作用
台湾常见的安眠药大致可分为4大类:
种类 | 药物名称 |
---|---|
苯二氮平 | 戀多眠、艾斯樂、悠樂丁、安定文錠 |
非苯二氮平 | 史蒂諾斯 |
抗抑郁药 | 德利能、杜使平、平躁錠 |
褪黑激素 | 亚眠靓长效錠、烦多闪 |
使用不同种类的安眠药,副作用也会有所不同。苯二氮平类(BZD)安眠药历史悠久,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来助眠,可能导致头晕、嗜睡、记忆力衰退等副作用,可能会产生依赖性和戒断现象。新型非BZD安眠药,如“史蒂諾斯”,药效快速、副作用小,但容易引发“梦游”或依赖药物的情况。有些传统抗抑郁药,在低剂量下也有镇静效果,也能作为安眠药使用;有些褪黑激素安眠药,副作用更低,适合轻症患者替代传统安眠药。
安眠药主要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发挥作用,常见的共同副作用包括:
- 嗜睡
- 头晕、头痛
- 失去平衡感
- 记忆力下降、失忆
- 口干或喉咙干
- 食欲变化
- 便秘、腹泻
- 胃胀气、灼热、胃痛
- 身体虚弱
- 手脚的灼烧或刺痛感
过量服用安眠药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副作用,例如:
- 药物依赖与成瘾:导致过度依赖安眠药,需要更高剂量才能达到相同效果,最终可能成瘾。
- 戒断症状:长期服用、突然停用安眠药,可能会出现焦虑、失眠、情绪波动等现象。
- 认知和记忆损伤: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长期的认知能力障碍。
- 情绪波动与抑郁加重: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甚至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攻击性或异常行为。
- 呼吸抑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功能,例如呼吸变慢、呼吸困难等。
- 肝肾损伤: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导致肝肾功能损伤,影响体内代谢功能。
- 心血管问题:某些安眠药可能影响心功能,导致心率不规律、血压波动。
- 日间过度嗜睡与疲劳:可能导致白天过度嗜睡、反应迟钝,增大跌倒或交通事故的风险。
- 幻觉与精神错乱:过量使用可能引发幻觉、错觉、精神错乱,甚至出现妄想。
- 免疫系统削弱:可能会削弱免疫系统,使身体更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根据医师指示选用合适的安眠药。
可能会导致梦游
一些安眠药可能会引发“异睡症”,也就是俗称的“梦游”。例如“史蒂諾斯”(Stilnox),有较严重的梦游副作用。患者可能在睡眠期间进行复杂的行为,如饮食、打电话甚至性行为。他们在梦游时,无法意识到自己正在无意识的睡眠状态下行事。特别要留意“睡眠驾驶”的情况。患者在尚未完全清醒的情况下开车,对自己和他人都构成重大威胁。当药物发挥作用时,患者及家人往往难以察觉其已进入梦游状态,需要特别留意。
部分安眠药会导致梦游等副作用。
可能会导致过敏
任何药物都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药物成分可能会被身体误认为是有害物质,引发防御性反应。免疫系统进而释放一系列化学物质,例如组织胺,来对抗这些“入侵者”。典型的药物过敏症状包括:
- 视力模糊或视力问题
- 胸口疼痛
- 呼吸、吞咽困难
- 感觉喉咙紧缩
- 荨麻疹
- 喉咙沙哑
- 全身发痒
- 感到恶心
- 心跳加速
- 起疹子
- 呼吸急促
- 眼睛、脸、嘴唇、舌头或咽喉肿胀
- 呕吐
“红肿、瘙痒”是最常见的药物过敏症状,通常停药后即可恢复。严重情况下,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若曾有药物过敏经验或出现疑似过敏症状,应立即与医生讨论,调整适合自身体质的药物。
药物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
可能会导致药效过强
特定情况下,安眠药会过量发挥功效,导致过度镇静的情况。酒精具有镇静神经的作用,与安眠药同时使用会加重嗜睡、头晕,并增加呼吸抑制的风险。此外,两者需经肝脏代谢,同时使用可能加重肝脏负担,损害肝功能。柚子和葡萄柚含有抑制分解药物的酵素成分,会减慢安眠药代谢,导致药物浓度升高,增加副作用和中毒风险。
镇静安眠药避免与柚子同时服用。
长期服用安眠药的后遗症
除了短期产生的副作用,许多患者也关心长期服用安眠药可能带来的长久性影响。目前尚无明确证据显示安眠药是否会对肝脏、肾脏或大脑造成永久伤害。然而,根据目前的研究显示,长期服用安眠药的患者需要多留意以下两个后遗症:
- 认知障碍:长期使用安眠药可能导致记忆力衰退、警觉性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尤其对老年人群来说,这些问题可能增加事故和跌倒的风险。
- 依赖性:持续服用安眠药可能会导致身体依赖,使得不服药时难以入睡,并且随着耐受性的增加,需要更高剂量才能达到同样效果,这样的依赖循环可能导致药物误用和过量风险。
参考文献:
- 卫生福利部健保署 – 健保特约医疗院所申报药品医令数情形
-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NIH 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