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衡阳三大古遗址:江洲、赤石、酃县
探秘衡阳三大古遗址:江洲、赤石、酃县
2017年,湖南衡阳大浦通用机场附近的一次考古发掘,一块刻有“酃”字的地名砖重见天日。这个看似普通的发现,却将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这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酃县故城。
酃县故城:衡阳建城史的“原点”
酃县故城遗址位于衡阳市珠晖区和平乡湖东村,耒水在此形成一个巨大的“U”形弯。据清同治《衡阳县志》记载,酃县始建于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是长沙国十三县之一。这座古城历经西汉、东汉、三国,至东晋太元二十年(395年)并入临烝县而废止,存续时间长达597年。
2017年的考古调查揭示了酃县故城的规模与格局:城址由大、小两城组成,总面积约38万平方米。小城、大城外都设有护城河,仅小城外侧有城墙,临河处设置有水门。城址内采集的标本显示,其时代跨度从战国一直延续到两晋时期,这表明酃县故城遗址可能将衡阳的建城史往前推至更早的年代。
江洲遗址:衡阳最早的人类聚落
江洲遗址是目前衡阳考古发现最早的古遗址,位于衡东县吴集镇。这里发现了距今一万二千年前的窝棚式聚落建筑群遗迹,是研究衡阳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实物资料。
遗址中出土的石器、陶器等文物,展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生活场景。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衡阳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为研究湘江流域的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赤石古墓群:衡阳最大的墓葬群
赤石古墓群是衡阳发掘面积最大的墓葬群,位于衡南县栗江镇赤石村。墓群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已发掘的墓葬达数百座,时代跨度从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春秋时期的墓葬,出土了精美的动物纹饰青铜器,展现了古代衡阳地区的工艺水平和丧葬文化。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研究衡阳地区的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线索。
三大遗址见证衡阳文明发展
江洲遗址、赤石古墓群和酃县故城遗址,如同三颗明珠,串联起衡阳从远古到汉晋的文明发展脉络。江洲遗址展示了早期人类的聚落形态,赤石古墓群反映了古代衡阳的丧葬文化,而酃县故城遗址则见证了衡阳作为一座城市的兴起与繁荣。
这些遗址不仅是衡阳历史文化的见证,更是湖湘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让我们得以一窥这座千年古城的沧桑岁月,感受衡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