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鱼大师张文春:用匠心培育冠军品种
福州金鱼大师张文春:用匠心培育冠军品种
在福州闽侯县十八重溪畔,一座现代化的金鱼养殖基地正在崛起。这里是春园鲤生态养殖场,也是“中国金鱼匠人”张文春的“战场”。作为闽侯金鱼协会会长,他不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养殖大师,更是一位推动传统金鱼产业转型升级的领军人物。
从传统到创新:养殖技术的革新之路
张文春的养殖基地占地70亩,这里不仅是金鱼的乐园,更是科技创新的试验田。他率先引进并推广了“三段法”精养模式,这一技术已被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列为渔业主要推广技术。
“三段法”精养模式的核心是根据金鱼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与生活习性,实施“温棚繁育,小池定型,大池养成”三个养殖步骤。这种模式下,金鱼成活率从不到70%提升至90%以上,一口20平方米的鱼池,年最高产值可达5万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张文春的养殖场还建起了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金鱼工房。这里配备了智能温控系统和多重过滤装置,让金鱼住上了“空调房”。这种智能化养殖设施不仅突破了季节限制,还显著提升了金鱼的产量和质量。
品种创新:培育“文春狮”的传奇
在张文春的养殖场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名为“文春狮”的新品种。这是一种三色狮头金鱼,因其独特的颜色特征而具有很高的辨识度。这个品种的培育过程堪称传奇。
“文春狮”的培育历时多年,经过无数次的杂交试验。从最初的几万尾鱼苗中,通过严格的筛选和淘汰,最终只留下了几十尾最优质的个体。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正是张文春能够培育出冠军品种的关键。
在张文春的带领下,闽侯金鱼产业在国内外大型比赛中屡获佳绩。仅2018年一年,就有200多个奖项收入囊中。这些成绩不仅提升了福州金鱼的知名度,更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产业引领:打造“中国金鱼之乡”
作为闽侯金鱼协会会长,张文春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标准化建设。他指导养殖户进行鱼池改造,推广标准化、规范化养殖技术。同时,他还与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合作,在病虫害防治、良种选育等方面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
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闽侯县金鱼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县已有43家金鱼养殖场,养殖面积达1250余亩,年产各类成品金鱼1500多万尾,占全国高端精品金鱼的80%左右。2023年,闽侯县金鱼产业产值更是达到了3.9亿元。
张文春的成功,不仅在于个人的技术创新和品种研发,更在于他对整个金鱼产业的贡献。他积极推动“福州金鱼看闽侯”的品牌建设,让这张“金名片”越擦越亮。
在张文春看来,金鱼养殖不仅是经济效益的体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他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金鱼品种,同时不断创新,培育出更多具有福州特色的金鱼新品系。在他的努力下,福州金鱼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游向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