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科学治疗便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科学治疗便秘

引用
澎湃
7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665541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29A05XYY00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15A06G4M00
4.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c4b3df375671d1bd5a9ad7d87dcd43eb
5.
https://finance.sina.cn/2024-03-20/detail-inanxnpz6372249.d.html?vt=4&cid=76675&node_id=76675
6.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40906/wap-content-1638901.html
7.
https://www.spph-sx.com/info/1626/46201.htm

我国成年人便秘发生率约为4-10%,在老年人及女性患者中更为多见。慢性便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然而,很多人对便秘的认识存在误区,常常自行用药,忽视了科学治疗的重要性。

01

什么是慢性便秘?

慢性便秘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和大便干结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这些原因包括饮食习惯、文化背景、精神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排便困难是便秘最显著的特征,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肛门堵塞感、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和需手动辅助排便等常见表现。

而排便次数减少一般指每周主动排便次数少于3次。此外,便秘还可以伴随腹胀、腹痛、纳差、便血和直肠刺激症状等症状,长期的便秘还会导致患者精神心理异常,导致焦虑和抑郁症状,甚至社会功能受损表现。

02

如何诊断慢性便秘?

慢性便秘的诊断是基于多种临床资料的综合评估。一般包括:详细的症状特点、病程、基础病、合并症、用药情况,既往手术史询问,直肠指检等体格检查,血液常规、生化等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还可以包括胃肠镜检查、腹部CT、结肠传输实验、排粪造影、直肠肛门测压等检查,视具体情况和需要而定。

大肠钡剂灌肠造影 了解大肠的长度和形态
便秘的诊断主要用于明确便秘的病因,评估便秘的严重程度、并发症和合并症情况,以便于分类分度治疗。总体而言,便秘主要依据症状来诊断,国外常使用罗马IV标准作为便秘分型诊断的标准,对于中国人群而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03

科学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调整

  1. 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天应摄入20-35克;保证充足水分,每日饮水量1.5-2升。

  2. 适量运动:避免久坐,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3. 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定时排便,建议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尝试,每次5-10分钟。

药物治疗

  1. 容积性泻药:如非比麸,通过增加粪便体积和含水量,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排出;

  2. 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口服液、聚乙二醇、硫酸镁等,通过高渗药物增加肠道内水分、电解质,增加粪便含水量,促进粪便排泄;

  3. 刺激性泻药:如芦荟、大黄、番泻叶、比沙可 啶 等,通过刺激肠道平滑肌蠕动,促进排便;

  4. 口服肠道润滑剂:如甘油、液状石蜡油等,通过润滑肠道,促进排便;

  5. 促进肠道蠕动:如莫沙必利、普芦卡必利等,通过作用于肠道平滑肌5羟色胺4受体,促进肠蠕动,促进排便;

  6. 促肠道分泌药物:如利那洛肽,可以增加肠道氢离子和碳酸氢盐的分泌,鲁比前列酮可以增加肠道氢离子分泌,从而增加肠道液体含量,增加排便频率;

  7. 微生物制剂:如双 歧 杆菌、乳酸杆菌等,通过改善肠道微环境,治疗便秘,

  8. 肛门栓剂:如开塞露等,属于润滑剂。

便秘需针对病因合理选择用药:
容积性泻药和渗透性泻药可以用于轻中度便秘的长期治疗措施,副作用及并发症较少;
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 、芦荟、大黄、番泻叶等)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电解质紊乱、排便感觉异常和结肠黑变病,一般仅为短期、间断性和应急治疗措施;
对于肠道传输功能正常的便秘,可以使用促肠道分泌型药物;
但对于特殊便秘药物的应用,应遵循专科医师建议,切勿随意使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增加膳食纤维、水分摄入和日常活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善,是所有便秘药物治疗的基本前提。

04

预防和长期管理

  1. 定期体检:特别是老年人,要定期进行肠道健康检查。

  2.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肠道功能。

  3. 持续管理:慢性便秘需要长期管理,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便秘虽常见,但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如果出现持续性便秘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