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补习班之外,家长如何助力孩子逆袭?
高考补习班之外,家长如何助力孩子逆袭?
随着高考的临近,许多家长都在为孩子的成绩焦虑不已。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考补习班成为了许多家庭的选择。然而,仅仅依靠补习班就能让孩子逆袭高考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家长在补习班之外,还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提升成绩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补习班盛行的现状
刚放暑假,家长们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身边的孩子几乎所有人都报了辅导班,从一年级到高三,几乎所有孩子都是如此。难道全面补课的时代来了?很多家长不理解的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必须上辅导班呢?如果都上补课那还要学校做什么呢?
现在学校教育的作用是不是越来越小呢?其实不是这样的,原因也很简单。
第一:孩子们学的科目太多,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讲课太快,很多孩子确实学不会需要补课。
七八十年代,小学生就学语文数学和体音美,但是现在不同了,孩子们学的科目很多的。现在小学必开的科目有:语数外、体音美、科学道法、劳动技术、编程、书法、阅读等等。时间和过去一样,但学的科目和考试科目都增加了好多。再加上现在的学校各种活动多,还要占用一些时间,所以有些科目老师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讲的很快,可能每天都是新知识。
这样的教学速度,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都是难以接受的,很多根本就学不会。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很多孩子就会在假期把新课学一遍,这样开学后再学就会轻松多了。
看看这位老师说的:
第二:想拔高超前学必须补课,比如奥数和新概念等。
现在名校掐尖,考的内容都是超纲的,所以家长想让孩子上名校,就必须去外面补课,仅靠学校教育是不行的,特别是在奥数和新概念方面。
但是学校又不教奥数和新概念,这两方面的知识,很多家长也辅导不了,所以只能让孩子去补课,而且这个补课,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完的,可能要学好多年。至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很多人补课是为了超前学,初中学高中的知识,高一就争取把高中的知识全部学完。
现在几乎所有学生都在超前学,所以补课就成了一种气候,不补课的学生反而是不正常的。
第二:学校不考试的科目都不好好上,想培养孩子特长的,只能让孩子上外面的兴趣班了。
我们学校虽然开设的科目很多,但真正好好上课的,孩子们能学点特长并不容易,因为在应试教育下学校不考试的科目,基本都不会好好上。
看看这位家长说的:“孩子说道法课、活动课、科学课都是在看电影,从疯狂动物城,贾玲减肥的那个,还有啥火锅店的电影,最强大脑,都在看视频。”其实很多学校都是如此,不考试的科目老师就随便上上,反正学校也不要成绩,只要学生不出安全问题就行。
看看我们孩子们的特长,不管是篮球、足球,还是音乐美术,哪一样是学校培养出来的?都是家长花钱自己培养的。很多学校六年教的知识可能还没有辅导班一年教的多。
几乎所有学生都在补课,不得不让家长质疑,学校的作用是不是越来越小了?
很多家长就质疑了,现在学校老师是不是不敬业?不然为什么孩子们都需要补课呢?既然为外面的辅导机构那么厉害,那还要学校做什么呢?
其实不是学校的作用小了,更不是老师们不敬业了,而是现在的教育风气变了,大家对孩子们的要求更高了。人人都希望孩子考高分上名校,所以就算是成绩很差的孩子也在补课。其实很多孩子是没有必要补课的,就算补课效果也不明显,但是家长们不甘心呀,都奢望自己的孩子能忽然开窍,能出现奇迹,这可能才是补课的根源所在。
写在最后:
可能只有在我们国家,孩子们会如此的累,如此的卷,几乎所有孩子都要上补习班。这其实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尤其是这几年,教育内卷太严重了,几乎所有孩子都在超前学,这真的太不正常了。所以希望教育部门能够重视吧,如果再继续下去,我们的孩子就彻底完了,因为这绝对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
家长如何助力孩子逆袭
面对这样的现状,家长应该如何配合补习班,助力孩子逆袭高考呢?
调整心态,摒弃“定势思想”
许多家长认为,临近高考,孩子的成绩已然定型,难以再有大的提升。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认知误区。经过前阶段的复习和训练,孩子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系统,具备了一定的解题能力。在这个时期,通过综合训练,孩子的成绩完全有可能实现质的飞跃。因此,家长们要相信孩子的潜力,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
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复习
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各科目的复习时间。例如,可以采用限时训练的方式,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模拟考试,帮助孩子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同时,要注重查漏补缺,针对薄弱科目进行专项训练,提升解题能力。
高质量陪伴,关注心理健康
在高考前,孩子们可能会感到迷茫、困惑、焦虑,甚至产生“啥也不会”“我真的完了”的无力感。家长需要及时倾听并正确疏导,告诉孩子,出现这些情绪是正常的,是深入学习的重要体现。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过度施压,创造一个轻松、积极的家庭氛围。
提供后勤保障,确保学习效率
家长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同时,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健康,保证营养均衡。此外,还要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成功案例分享
让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一位家长在女儿高三的最后一个寒假,通过科学规划帮助孩子实现了成绩的大幅提升。
这位家长的女儿如今已经如愿考上了她心仪的大学,但每次回想起她高三的最后一个寒假,她都感慨万分,可以说寒假是孩子学习路上的重要转折点。其实刚开始她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还是她的班主任提醒她们说:“寒假是高三生最后一次系统查漏补缺的机会,也是实现成绩逆袭的黄金阶段。如果用好了,开学后成绩会突飞猛进!”
这句话让她顿时警觉,也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帮孩子高效利用好寒假。因为学科多,复习任务重,加上孩子已经感到些许疲惫,偶尔还说想趁寒假好好放松一下。她一开始也有些迷茫,既想让她休息,又怕浪费了时间。后来通过和老师沟通,再加上请了一位有经验的辅导老师帮忙,根据她的学习现状制订了一份科学的复习计划。这份计划特别科学,而且很有针对性,女儿不仅顺利补上了薄弱科目,还在开学后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二轮复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在想分享一下她女儿寒假的学习安排,希望能给同样在发愁的家长们一些帮助。
巩固基础阶段(第1—7天)
一、语文
1.回顾课本要求背诵的所有古诗文,整理常考的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用思维导图归纳知识点。
2.每周积累3—5条热点素材(如科技、文化类话题),并尝试将这些素材用到作文中,提升内容的深度和亮点
二、数学
1.她每天花30分钟梳理重要公式和定理,列出易混淆的知识点,形成便于复习的“知识卡片”。
2.把之前的错题按知识模块分类,每天重做3—5道,重点分析出错原因,并归纳类似题型的解题方法。对于复杂题目,她会手写完整解题步骤,逐步理清思路。
三、英语
1.每天背30个高频词汇,重点记住一词多义和固定搭配,并通过真题练习巩固词汇的实际运用。
综合提升阶段(第8—14天)
一、语文
每日练习1—2篇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重点分析错题,理清答题思路,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二、数学
完成一套限时训练卷,严格按照高考时间作答,训练解题速度和考试节奏。考完后,她会反思时间分配问题,并总结容易出错的地方,逐步调整
三、英语
1.针对高频考点(如非谓语、虚拟语气等)进行专项练习,同时每天用20分钟听真题听力,先粗听整体内容,再精听细节,记录常考的场景词汇和句型表达。
2.每周写一篇作文,写完后用范文对比,优化表达方式,确保内容充实、逻辑清晰。
结语
高考补习班只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辅助工具,真正的提升还需要靠孩子自身的努力和家长的科学引导。家长需要调整心态,摒弃“定势思想”,展现最佳生命状态。提供高质量的“沉浸式”陪伴,帮助孩子调整心态。科学规划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只有家校合力,才能助力孩子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