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泉:从粤剧名丑到李小龙之父
李海泉:从粤剧名丑到李小龙之父
在粤剧舞台上,有这样一位演员,他以演“烂衫戏”闻名,擅长武丑、网巾边和二花面,被誉为“粤剧四大名丑”之一。他就是李海泉,一个在粤剧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艺术家。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在舞台上以丑角示人的艺人,竟然是国际武打巨星李小龙的父亲。
从茶楼学徒到粤剧名伶
李海泉,原名李满船,1901年出生于广东佛山顺德。他的父亲李震彪曾是镖师,后转行打短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李震彪将两个儿子送到佛山有名的笑尘寰茶楼当学徒。在这里,李满船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人——粤剧名伶小生奕。
小生奕被李满船的出色唱腔所吸引,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才。在得到父母同意后,李满船正式拜小生奕为师,开始了他的粤剧生涯。小生奕为他起了一个艺名——李海泉。
“四大名丑”的辉煌岁月
20世纪20年代末,李海泉在新中华班担任小生,与靓东全、少新权等名角同台演出,主要剧目有《锦毛鼠》《罗通扫北》《夜渡芦花》等。到了30年代,他以擅演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烂衫戏”而著称,表演幽默含蓄,唱腔雄浑质朴,深受观众喜爱。
1948年初,李海泉与廖侠怀、半日安、叶弗弱并称为“粤剧四大名丑”。他的代表作《打劫阴司路》《烟精扫长堤》等在剧坛广受好评。特别是在白玉堂担纲的兴中华剧团任正印丑生时,主演的《乞米养状元》轰动香港艺坛,与薛觉先的《花染状元红》、陈锦棠的《状元红》、廖侠怀的《本地状元》合称“四大状元”戏,传演不衰。
武术世家的传承
李海泉不仅在粤剧舞台上成就卓著,他的家庭背景也颇具传奇色彩。他的妻子何爱瑜出身名门,是香港富商何东爵士的亲戚。他们有三个儿子,其中李小龙(原名李振藩)最为人熟知。
李海泉对武术有着深厚的兴趣,他修习太极拳数十年,对截拳道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他非常支持李小龙学习武术,亲自教导他太极拳,并引导他拜咏春拳大师叶问为师。李小龙的乳名“细凤”和艺名“李小龙”都与李海泉有关,可以说李小龙的成功离不开父亲的培养和影响。
粤剧艺术的国际传播者
作为粤剧四大名丑之一,李海泉不仅在华人社区享有盛誉,更将粤剧艺术传播到海外。他在海外演出时广受欢迎,为粤剧艺术的国际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表演幽默含蓄,唱腔雄浑质朴,深为海外华侨观众所称道。
1958年,李海泉宣布退出舞台,1965年病逝于香港,享年64岁。他的一生见证了粤剧的黄金时代,也培养出了享誉国际的武打巨星儿子李小龙。这位在舞台上以丑角示人的艺人,用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家庭传承,为粤剧和武术两大中华文化瑰宝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