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袁隆平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揭秘:从光温敏不育系到世界纪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袁隆平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揭秘:从光温敏不育系到世界纪录

引用
科学网
9
来源
1.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6/524284.shtm
2.
https://m.163.com/dy/article/JM2C39HJ0514D3UH.html?spss=dy_author
3.
https://kepu.gmw.cn/agri/2024-05/31/content_37355238.htm
4.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16/doc-inefczya7374492.shtml
5.
https://c.m.163.com/news/a/JM2C39HJ0514D3UH.html
6.
https://www.cae.cn/cae/html/main/col2263/2024-06/13/20240613143042904609886_1.html
7.
https://m.voc.com.cn/portal/news/show?id=21368612
8.
https://qlwb.com.cn/detail/24862658.html
9.
http://cj.sina.cn/articles/view/1496814565/593793e502001olag?finpagefr=p_104

2023年,在四川攀西地区的德昌县,一株名为“粒两优8022”的水稻创造了单季亩产1251.5公斤的世界纪录。这一突破性成就的背后,正是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在发挥关键作用。

01

从三系到两系:杂交水稻技术的迭代升级

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最初的三系配套技术,通过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配合,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培育。然而,这一方法存在制种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袁隆平团队在1986年提出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的设想。与三系法不同,两系法利用光温敏不育系作为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双重角色,大大简化了制种过程。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产量,还改善了稻米品质。

02

光温敏不育系:第三代技术的核心突破

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的核心在于光温敏不育系的发现和应用。这种不育系在特定的光温和季节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而在其他条件下则可育。这一特性使得不育系的繁殖和保持变得简单,为杂交水稻的育种和制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03

突破与挑战:从实验室到田间

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研发并非一帆风顺。1989年的一次异常低温天气,导致已经鉴定的“光敏不育系”出现“打摆子”现象,几乎让全国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失败。但袁隆平团队没有放弃,他们加强了气象科研协作攻关,最终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选育技术体系,成功克服了这一难题。

04

成果与展望: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目前,基于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的超级稻已经在中国大面积推广,年种植面积超过1700万公顷,年增产约250万吨。不仅在国内,杂交水稻技术还被推广到70多个国家,累计应用近100亿亩,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随着“水稻+”等创新模式的推广,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将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