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算力调度的智能升级
东数西算:算力调度的智能升级
“东数西算”工程自2022年启动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23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二位,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在这一过程中,算力调度的智能化升级成为关键环节,通过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实现东西部算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算力调度智能化的技术突破
长三角算力调度中心:打造算力枢纽新标杆
2024年6月,作为江苏省重大项目的“东数西算”长三角算力调度中心在苏州吴江区正式启用。该中心拥有省内最高层级的网络核心机房和算力机房,规划了超万个高功率算力机架,最大可提供5000PFLOPS(每秒500亿亿次浮点运算)的算力资源。这一算力水平相当于14亿人不眠不休计算111年才能达到的总量。
中心加载了中国电信天翼云4.0算力分发网络平台——“息壤”平台,支持智算、超算、通算等异构算力的统一接入、统一封装、统一调度。目前,“息壤”平台已对接全国100多个算力资源池节点,能够为苏州“1030”产业体系(10个产业集群、30条产业链)提供全方位的算力支持。
重庆:探索跨区域算力调度新模式
重庆市在算力调度智能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建设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跨区域多元异构算力调度体系,重庆实现了算力资源的跨行业、跨地区、跨层级协同联动与供需精准匹配。
目前,重庆算力调度平台已接入1062PFLOPS算力资源,具备算力交易、算力运营、算力编排、算力感知、算力并网等功能。平台不仅统筹调度市内算力资源,还与四川、西安、云南等地开展算力调度合作,实现了6种主流技术路线的兼收纳管。
智能调度技术的实际应用
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动能
长三角算力调度中心强大的算力功能,正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以旅游行业为例,面对用户数量的急剧攀升,算力支持成为提升服务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同程旅行网络数据中心负责人表示,在算力的加持下,企业数据运维效率和产品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
算力与算法的深度融合
重庆的数字重庆共性算法平台汇聚了151个算法模型,打通300项数据资源,支撑了14个大模型和73个模型迁移认证。特别是在安全生产领域,平台支撑孵化的石化防爆机器人已在12个省市化工企业开展应用,有效预警2700余起安全隐患,减少安全巡检人力投入50%。
未来展望:算力调度智能化的持续演进
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深入推进,算力调度智能化将继续向纵深发展。国家数据局发布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集》展示了25个优秀案例,涵盖多元算力一体化布局、东中西部算力一体化协同等多个方向,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同时,算力调度智能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升算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如何实现更精准的算力供需匹配,如何确保算力调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这些都需要在技术上不断创新突破。
总体来看,算力调度的智能化升级正在为“东数西算”工程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算力调度智能化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