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理学视角:如何科学应对无聊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理学视角:如何科学应对无聊感

引用
澎湃
6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996086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30A00UGQ00
3.
https://www.hsin-tien.com/post/%E6%8B%96%E5%BB%B6%E5%BF%83%E7%90%86%E5%AD%B8%E7%B3%BB%E5%88%97%EF%BC%88%E4%BA%8C%EF%BC%89%E6%83%85%E7%B7%92%E8%AA%BF%E7%AF%80%E7%90%86%E8%AB%96
4.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E5%81%A5%E5%BA%B7/%E8%81%B7%E5%A0%B4%E5%BF%83%E7%90%86%E5%81%A5%E5%BA%B7-%E5%BF%83%E7%90%86%E5%81%A5%E5%BA%B7-%E6%83%85%E7%B7%92%E5%81%A5%E5%BA%B7-247993
5.
https://ways-island.com/%E7%82%BA%E4%BB%80%E9%BA%BC%E4%BD%A0%E6%9C%83%E6%84%9F%E5%88%B0%E7%84%A1%E8%81%8A%EF%BC%9F3%E6%8B%9B%E4%B8%8D%E5%86%8D%E7%84%A1%E8%81%8A/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2/19/16295112_1139177726.shtml

“累死了”、“烦着呢”、“好无聊”、“没意思”……在社交媒体上,这些词句频繁出现在都市人的对话框里。根据《世俗时代》一书的作者查尔斯·泰勒的研究,现代人普遍存在三种内在隐忧:意义的脆弱感、庄严感的消退、日常生活的空虚与平淡。这些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于生活意义的追寻和对无聊感的困扰。

01

无聊感:一种普遍的心理体验

心理学研究将无聊分为两种类型:状态型无聊和特质型无聊。状态型无聊是指在特定单调环境中产生的短暂体验,比如长时间做重复性工作时感到的无聊;而特质型无聊则是一种更稳定的人格特质,这类人更容易在各种情境下感到无聊,且往往伴随着注意力涣散、情绪低落等问题。

02

心理学视角:应对无聊的实用技巧

1. 情绪调节:打破无聊的循环

情绪调节是应对无聊的重要策略。研究表明,无聊往往源于负面情绪,而有效的情绪调节能帮助我们打破这一循环。具体方法包括:

  • 觉察情绪:当感到无聊时,先停下来觉察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立即寻找刺激。
  • 改变认知:尝试从不同角度看待当前的活动,寻找其中的意义和乐趣。
  • 增加正面情绪:在做不喜欢的事情时,可以通过听音乐、与朋友聊天等方式增加正面情绪。

2. 培养兴趣:找到生活的支点

兴趣是最好的抗无聊良药。正如英国肯特大学教授Anna Katharina Schaffner所说,培养兴趣能让我们在工作以外的领域找到价值和意义。不妨问问自己:“我上次完全投入做某事是什么时候?那时我在做什么?”

3. 学会休息:给大脑放个假

休息不是浪费时间,而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当感到无聊和疲倦时,不妨给自己一个“无罪恶感”的休息时间。可以是短暂的闭目养神,也可以是散步、听音乐等轻松活动。

4. 重建连接:找回生活的温度

人是社会性动物,与他人的情感连接能有效对抗无聊和空虚。尝试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参与社交活动,甚至养一只宠物,都能让生活更有温度。

03

结语:与无聊和平共处

应对无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我们持续的自我觉察和调整。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以无畏的精神去生活,是好人的生命素质。”面对无聊,不妨把它当作了解自己、探索世界的一个机会。也许在与无聊的博弈中,我们能找到更多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