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巧治足背水肿:从辨证到调理的全程方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巧治足背水肿:从辨证到调理的全程方案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qr_3638095004387568631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3068343105184363500
3.
https://weibo.com/u/7900373578?entry=thirdapp&wm=90154_90001&luicode=10000360&lfid=ucneirong_9999_0001&launchid=10000360-ucneirong_9999_0001
4.
http://3g.jib.xywy.com/zzk_1621.html
5.
https://www.ccmu.edu.cn/yl_12911/f0547129bc7544be83deaa7aa3eeefba.htm
6.
http://www.cntcm.com.cn/m/news.html?aid=266395
7.
https://health.tvbs.com.tw/regimen/347166
8.
https://m.120.net/zhengzhuang/yaopin.html2543/

“我这腿肿得跟两根大萝卜似的,像捆着两大桶矿泉水,根本走不了路。都说腿肿得看中医,我就来北京中医医院了。”王先生回忆起这次就诊经历。今年农历除夕的下午,他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接诊医生是肾病科副主任医师张康,她回忆说:“当时王先生不仅双下肢肿得挺厉害,一按一个大坑,而且伴有阴囊的重度水肿,连走路都需要叉开腿,很痛苦。当天上午他刚刚做了胸腔积液超声,双侧有大量胸腔积液,左侧11cm,右侧12cm,医院建议再次行胸腔置管引流术。王先生不想频繁做引流,而且腰骶部也有水肿,胸闷喘憋,全身乏力,根本走不了路,迫切希望把水肿问题解决了。”

01

中医辨证:阴水还是阳水?

在中医理论中,水肿分为阳水和阴水两大类。

  • 阳水发病较急,多从面目开始,继及全身,皮肤绷紧光亮,按之凹陷即起。
  • 阴水发病缓慢,水肿多由足踝开始,自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

王先生的病情属于阴水,主要表现为肾阳亏虚、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治疗上应以温阳利水为主。

02

中医治疗方案

内服中药

真武汤合五皮饮是治疗肾阳虚衰型水肿的经典方剂。其中,真武汤由附子、茯苓、白术、生姜、芍药组成,具有温阳利水之效;五皮饮由桑白皮、陈皮、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组成,能行气利水。

食疗方案

  1. 赤小豆鲤鱼汤:赤小豆80-100g,鲤鱼500g,加米醋和水煮约一小时,吃鱼、喝汤、吃豆,连续食用一周。
  2. 黄芪猪肚粥:黄芪50-60g先煮30-40分钟,去渣后加入大米、猪肚,加水熬成粥,根据口味适量加盐。

外治法

  • 针灸:选取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可促进水液代谢。
  • 按摩:对局部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回流,减轻疼痛和肿胀。
03

日常调理建议

  1. 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寒凉食物,如冰镇饮料、生冷瓜果等。减少盐分摄入,避免加重水湿停滞。

  2. 生活方式: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注意保暖,避免受寒。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3. 注意事项:如果水肿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中医治疗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

通过中医综合治疗,王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3月初复诊时,他已经能够正常行走,胸闷症状也明显好转。最近一次检查显示,双侧胸腔积液明显减少。

“困扰我的大水袋终于卸下来了。”王先生看着化验单,开心地笑了。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医在治疗足背水肿方面的独特优势。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讲究辨证施治,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治疗方案也应个体化。如果遇到足背水肿的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