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唐太宗教你如何“唾手可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唐太宗教你如何“唾手可得”

引用
9
来源
1.
https://chacha.xiangbaicheng.com/xuexi/chengyu/sywlfhp4.html
2.
http://his.newdu.com/m/view.php?aid=371653
3.
https://ob.bjcity.net/home/dscesbuild/detail.html?id=104
4.
https://m.gdlsgz.com/shiwen/chengyu/9601/
5.
https://www.xa4.com/chengyu/tuoshoukede/
6.
https://m.gdlsgz.com/html/197a5e1daac41d8c.html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0%81%E5%AD%90
8.
https://www.tulips.tsukuba.ac.jp/limedio/dlam/B95/B952216/1/vol03/naha/rekiho.txt
9.
http://www.woojean.com/2024/07/16/%E7%A6%85%E6%B5%B7%E8%A0%A1%E6%B5%8B/

“唾手可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新唐书·褚遂良传》中,描述的是唐太宗时期的一段历史故事。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唐太宗时期的军事智慧,也反映了当时对属国事务的处理态度。

01

历史背景

唐太宗贞观年间,唐朝国力强盛,周边各国纷纷臣服。高丽国(今朝鲜半岛)是唐朝的重要属国之一,两国关系密切。然而,贞观十八年(644年),高丽国内发生政变,大臣支离杀死唐太宗册立的国王后自立为王,这一事件严重威胁到唐朝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

02

成语典故

面对高丽国的叛乱,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震怒,打算亲自率领大军征讨。然而,朝中大臣们对此意见不一。其中,谏议大夫褚遂良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建议。据《新唐书·褚遂良传》记载,褚遂良对唐太宗说:“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可取。”意思是说,只需派遣一两名精干的将领,带领十万精锐部队,就能轻松解决高丽问题,如同唾手可得一般。

03

军事智慧

褚遂良的建议体现了唐太宗时期军事决策的几个重要特点:

  1. 知己知彼:唐朝对高丽国的军事实力和内政情况有深入了解,知道此次叛乱并非全国性的反抗,而是少数叛乱分子所为。

  2. 合理用兵:褚遂良建议只需派遣少量精锐部队,而不是大规模出兵。这体现了“用兵之道,贵在精而不在多”的军事思想。

  3. 避免亲征:建议唐太宗不必亲自出征,体现了对皇帝安全的考虑,也避免了因皇帝亲征而带来的巨大人力物力消耗。

  4. 速战速决:提出“翔会云輣,唾手可取”,表明应该采取快速有效的军事行动,避免旷日持久的战争。

最终,唐太宗采纳了褚遂良的建议,派遣将领出征。果然,叛乱很快被平定,高丽重新归附唐朝。

04

现实启示

“唾手可得”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完成。然而,从这个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中,我们还能得到更深刻的启示:

  1. 冷静分析:面对突发事件,需要冷静分析形势,避免冲动决策。

  2. 合理调配资源:解决问题时,要合理调配资源,避免过度投入。

  3. 专业分工:信任专业人才,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4. 预防为主:平时要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到“唾手可得”。

这个成语故事,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今通用的智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