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希福教你化疗后如何通过运动改善心情
袁希福教你化疗后如何通过运动改善心情
化疗后的患者常常面临精神状态不佳的问题,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建议,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情和身体健康。袁希福表示,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帮助患者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他强调,运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此外,袁希福还提倡结合中医的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如果你或身边的朋友正经历化疗后的困扰,不妨试试这些方法,看看能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吧!
化疗后的运动康复
化疗后的身体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在这个过程中,运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表明,肿瘤患者无论既往身体素质如何,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从科学且适度的运动中获益。相比久坐不动的肿瘤患者,合理锻炼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
适合的运动类型
运动项目: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气血瘀滞是肿瘤重要的致病机理。导引功法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健身运动可行气活血,起到扶正祛邪的功效。美国癌症学会和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公布的癌症患者生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建议,癌症患者适合的中等强度运动包括快走、跳舞、瑜伽、乒乓球、慢速骑自行车等;高等强度运动包括跳绳、足球、篮球、滑雪、快速骑自行车等。
运动时间:“指南”建议,每周至少开展5次中高强度运动,每次约30分钟。由于体力及肿瘤分期不同,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量力而行,每周至少应进行一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体力不佳者,也可根据自身状态调整休息间隔。
运动强度:运动健身强调适度,量力而行。建议患者以有氧运动为主,辅助适度的耐力和力量训练。简单评估运动强度的方式是测心率。建议控制每分钟心率的范围可用以下公式来计算:(220-年龄)×50%~(220-年龄)×70%次。比如,一名60岁肿瘤患者运动时的心率范围应控制在80~112次/分。
具体运动建议
散步:散步是化疗康复期患者首选的运动方式,它简单易行、安全性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化疗带来的疲劳和不适。
瑜伽:瑜伽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增强柔韧性和平衡性,适合化疗后需要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心理放松的患者。
游泳:游泳几乎不会给关节带来压力,是一种理想的有氧运动,适合膝关节退化和肥胖的患者。
化疗后的康复指导
合理休息与运动:充足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白天可适当安排小憩,避免过度劳累。 适度运动: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等,有助于增强体质,缓解疲劳。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均衡营养摄入:高蛋白饮食: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蛋、奶及豆制品,有助于肌肉修复和能量补充。 多样化膳食:确保膳食多样化,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免疫力提升。 少食多餐:对于化疗引起的食欲不振,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减轻胃肠道负担。
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积极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认识到疲劳是暂时的,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 情绪释放:通过与亲朋好友交流、参加癌症康复小组等方式,分享自己的感受,获得情感支持。 专业辅导: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
药物与辅助治疗: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生指导使用相关药物,如贫血严重者可能需要输血或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中医调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针灸、中药等方法调理身体,缓解疲劳症状。
定期随访与监测:定期复查: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回院复查,评估病情及治疗效果。 监测指标:关注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关键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化疗后的运动计划应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上述运动仅供参考。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之前,请务必咨询您的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