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大师与乾隆皇帝的大明寺传奇
鉴真大师与乾隆皇帝的大明寺传奇
扬州大明寺,这座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的古刹,历经1500多年的沧桑,见证了无数历史传奇。作为“江淮首刹”,大明寺不仅是一座佛教寺院,更是一本厚重的历史典籍,记载着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在这里,两位历史人物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一位是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鉴真大师,另一位是六次南巡的乾隆皇帝。
鉴真大师:从大明寺到日本的传奇之旅
鉴真,这位出生于扬州江阳县的高僧,14岁在大明寺出家,27岁成为大明寺住持。他在这里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广施医药,普济众生,成为一方宗首。然而,鉴真并不满足于在大明寺的成就,他有着更宏大的理想——将佛法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公元742年,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到大明寺,邀请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面对弟子们的犹豫,鉴真坚定地说:“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从公元742年到753年,鉴真五次东渡失败,最后一次甚至导致双目失明。但这位伟大的高僧没有放弃,终于在66岁高龄时成功抵达日本。
在日本,鉴真不仅传播了佛教戒律,还带来了唐朝的建筑、雕塑、书法、医药等文化,被日本尊为“盲圣”、“日本律宗太祖”、“日本医学之祖”。1980年,鉴真坐像从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回到扬州大明寺“探亲”,在7天的展出期间,17万余人前来瞻仰,展现了中日两国人民对这位文化使者的敬仰之情。
乾隆皇帝:五次驻跸大明寺的皇家印记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其中有五次都选择了大明寺作为驻跸之地。这位自称“十全老人”的皇帝,对大明寺情有独钟。每次南巡,乾隆都会带着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扬州,而大明寺作为“驻跸之地”,必然要对道路、桥梁、码头和行宫名胜进行修整。
乾隆的南巡虽然耗资巨大,但也为大明寺带来了皇家的荣耀。他不仅在大明寺留下了“敕题法净寺”的墨宝,还在这里接见官员,赏赐文人,举行佛事活动。大明寺见证了清代皇家与佛教文化的交融,成为扬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明寺:承载千年文化记忆的圣地
大明寺不仅是一座寺院,更是一座承载千年文化记忆的宝库。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关于慧远和尚与古钟的传说,感受唐代高僧的修行智慧;可以欣赏到欧阳修在平山堂留下的墨迹,领略宋代文人的风雅;还可以在鉴真纪念堂前,缅怀这位伟大的文化使者。
每年新年,大明寺都会举行撞钟祈福活动,吸引数万游客参与。这悠扬的钟声,不仅是扬州人民对平安吉祥的祈愿,更是这座千年古刹生生不息的文化脉搏。
大明寺,这座见证了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圣地,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里,你不仅能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庄严,还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是鉴真大师的东渡传奇,还是乾隆皇帝的南巡故事,都为这座千年古刹增添了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