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教你高血压日常管理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教你高血压日常管理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和控制。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的脑心健康管理师肖明和心血管内科一区柴晓利主任,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日常管理方案,从生活方式调整到心理健康的维护,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享受更健康、高质量的生活。
合理饮食:健康生活的基石
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减少动物性脂肪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
均衡摄入各类营养:
- 谷类和薯类:每天摄入200~300g谷类食物(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50~100g薯类。
- 动物性食物:每天摄入120~200g,选择鱼、禽、蛋和瘦肉,少食用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的动物性食物。
- 大豆及其制品:每日食用15~25g大豆,相当于豆浆220~360g或南豆腐84~140g。
- 蔬菜和水果:每日新鲜蔬菜摄入不少于300g,水果200~350g。
- 坚果:每周摄入50~70g,注意控制总能量摄入。
限制摄入:
- 酒:不宜饮酒,饮酒者尽量戒酒。
- 含糖饮料:不推荐饮用,建议喝白水。
- 含钠调味品:减少酱油、酱类、蚝油、鸡精、味精等的摄入,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2000mg(相当于食盐5g)。
适量运动:促进心血管健康
运动类型:推荐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太极拳等。
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应适中,以不引起过度疲劳和呼吸急促为宜。建议在运动过程中能够保持正常说话,无需停下来喘气。
运动频率和时间:
- 每周至少进行3-5次运动锻炼,最好每天都能坚持。
- 每次运动时间建议在30-60分钟之间,包括热身和拉伸时间。
- 对于刚开始锻炼的患者,可以从每次2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
力量训练:可适当进行哑铃、俯卧撑等力量训练,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
控制体重:维持健康体型
理想体重标准:体质指数(BMI)在18.5~23.9kg/m2(65岁以上老年人可适当增加);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
减重建议:所有超重和肥胖高血压患者都应减重。控制体重包括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身体活动。
运动建议:提倡规律的中等强度有氧身体运动,减少静态行为时间。一般成年人应每周累计进行2.5~5小时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或1.25~2.5小时高强度有氧活动。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时间:成年人每晚应保证7-9小时的睡眠,老年人可能需要更少一些。
睡眠环境: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刺激性饮料如咖啡和茶的摄入。
睡眠习惯: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
心理健康: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情绪管理: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渐进性肌肉松弛等。
压力应对:培养兴趣爱好,参加轻松愉快的社交活动,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社会支持:与家人、朋友和同事分享感受和经历,获得情感支持。加入高血压患者互助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和心得。
专业帮助:如有需要,可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师的帮助,学习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方法。
科学用药:遵医嘱按时服药
遵医嘱服药:保持血压稳定,预防并发症。即使血压恢复正常,也不可随意停药,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定期监测:家庭自测血压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方案认证合格的上臂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
监测频率:
- 初始治疗阶段、血压不稳定者或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时,建议每天早晚测量血压,连续测量7天。
- 血压控制平稳者,可每周只测1天血压。
- 在季节变化、情绪波动、身体不适等情况下,应增加测量次数。
记录与分析:详细记录每次测量的血压数据,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注意事项
保暖: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冬季血管易收缩,容易引发血压升高。
按摩:脚底按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定期检查: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血脂、血糖、肾功能等,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避免烟酒: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建议高血压患者不饮酒,饮酒者尽量戒酒。
合理用药: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
高血压的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规律的作息、良好的心态以及科学的用药,高血压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享受健康、高质量的生活。如果血压持续偏高或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遵医嘱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