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绣梦工坊:科技赋能传统技艺,助力乡村振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绣梦工坊:科技赋能传统技艺,助力乡村振兴

引用
中国经济网
10
来源
1.
http://www.ce.cn/xwzx/shgj/gdxw/202501/06/t20250106_39257654.shtml
2.
https://www.hqwhw.com/gongyi/gyqy/4347.html
3.
https://gzstv.com/a/208dcb73e9f5423c9b1f7896dec9afd2
4.
http://www.pzrn.cn/lefen/10219.html
5.
https://www.starbucks.com.cn/about/news/
6.
http://www.zgxczxzz.com/index.php?m=Archives&c=IndexArchives&a=index&a_id=52855
7.
http://www.daonong.com/articleen/40185
8.
https://www.shejijingsai.com/2024/12/1226824.html
9.
https://www.chinacases.org/anon/casehelp/anon_casehelp_category/anonCasehelpCategory.do?method=view&fdId=17862da992a3f9f0d0322164cf0ae791&mainFdId=18f8510daf8c8b4087750384a0cb9872&s_css=default&forward=helpview&vido2=true&lang=zh-CN
10.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787893&sid=200

在贵州黔西南的深山里,一项旨在帮助绣娘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创新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个项目就是由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发起的“绣梦工坊”,它不仅为当地绣娘提供了就业机会,更让她们有机会将精美的苗绣作品卖到世界各地。

01

科技赋能,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绣梦工坊的建立,源于一次偶然的相遇。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在创业黑马的课堂上,讲述了她与绣娘相识并带领她们从深山走向伦敦的故事。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海创智能CEO朱润民,也点燃了他对苗绣文化的热情。2023年4月,朱润民带领海创团队跟随依文·中国手工坊,跨越深山与都市,经历了为期4天的绣梦之旅。他们亲眼见证了绣娘们的艰辛与乐观,也被她们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所感动。

2024年6月,在海创智能的大力支持下,依文·中国手工坊绣梦工坊|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树娘绣”工坊正式落成。这座工坊的建立,让绣娘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她们不用再背井离乡,就能将精美的苗绣作品卖到世界各地,实现人生价值。

绣梦工坊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在工坊里,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与传统手工技艺交相辉映。绣娘们借助智能机器的帮助,能够更快速、更精准地完成复杂的刺绣图案。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还让绣娘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实现了自我价值。

02

工艺创新,让非遗文化走向世界

创新是绣梦工坊的灵魂。工坊注重工艺创新与产品设计,独创了连续图案型糊染、手绣数字化誊稿、滚筒拉布染布、自动控制气动植物染布等工艺技术,不断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了非遗手工艺品的高品控规模化量产。

在刺绣生产流程中,描稿耗时较多,传统描稿效果差且效率低。绣梦工坊研发定制的数字化誊稿机,生产效率能提高15%至20%,且能实现标准化誊稿。为了更好地推广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工坊还开发了文创文旅大数据系统、绣娘管家生产流程管控系统和面向全国市场的“贵州绣娘”小程序,进一步打通了线上交易平台,助力贵州绣娘做大做强。

03

文化传承,让民族艺术绽放光彩

绣梦工坊不仅为绣娘们提供了就业机会,更成为了传承和发扬苗绣文化的平台。依文·中国手工坊邀请全球设计师走进大山,与绣娘们交流合作,共同打造“国潮爆品”,让苗绣走向国际舞台,让世界看见中国手工之美。

近年来,绣梦工坊高度关注市场需求与流行时尚,运用多种苗族刺绣针法完成工艺及纹样的创新,推出的土布拼布、蜡染公仔、BORO文化褴褛风系列等产品广受消费者欢迎。凭借创新,绣梦工坊的产品不仅销往国内多地,还拓展到了欧洲、大洋洲、南美洲等地。

04

人才培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绣梦工坊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与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艺学院签订订单式人才定向培养协议,成立“贵州绣娘订单班”,直接吸纳毕业生就业。目前,工坊已为麻江县培训绣娘上千人,上千名绣娘在各村级刺绣工坊实现了灵活就业。

全新模式和更多年轻力量的加入,不断推动非遗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和非遗产业的创新性发展。这些非遗文创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涵盖工艺品、服饰、鞋帽、软装等品类,上千款产品走出麻江、走出贵州、走向全国,成为麻江的一张亮丽名片。

绣梦工坊的建成,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绣梦工坊将继续与依文·中国手工坊合作,用科技力量赋能传统手工艺,让更多深山绣娘们实现梦想,让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共绘乡村振兴新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