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老街冲刺全国历史文化街区!
赤坎老街冲刺全国历史文化街区!
近日,湛江市人大代表梁世恒提出建议,应趁热打铁将赤坎古商埠尽早申报全国历史文化街区。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也让人们再次聚焦这座承载着粤西百年商埠记忆的历史街区。
粤西商埠明珠:赤坎老街的历史与文化
赤坎老街位于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是一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街道。它不仅是湛江最古老的商贸中心之一,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独特的建筑风貌。
自宋代起,赤坎逐渐形成商埠,康熙年间海禁解除后,海运贸易迅速发展,吸引了闽浙、广潮等地商人聚集,成为粤西重要的商业物流中心。20世纪初,随着商贸的繁荣,赤坎开始填海造地,扩展城区,并兴建了大量融合南洋风格的建筑,如广州湾商会会馆等,展现了其作为“欧亚混合”的南洋文化重镇的独特魅力。
赤坎老街的建筑以欧式殖民地风格和岭南骑楼为主,其中广州湾商会会馆、南华大酒店等是标志性建筑,体现了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除了商业建筑,老街还保留了许多古民居和小巷,如中山路的李氏大宅、新景路的陈氏大屋等,这些传统住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特点。
申报历史文化街区:赤坎老街的新机遇
申报全国历史文化街区,对赤坎老街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根据评选标准,申报街区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历史文化价值:赤坎老街作为粤西重要商埠,见证了中国近代贸易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建筑风貌特色: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赤坎老街得到了完整保存,尤其是骑楼建筑群,体现了独特的南洋文化特色。
历史真实性:老街保留了大量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真实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风貌。
完整性:赤坎老街的建筑布局和空间结构基本保持原貌,历史信息完整。
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赤坎区积极推动老街的保护与开发,通过文旅融合和非遗传承,为老街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保护与开发:赤坎老街的实践之路
近年来,赤坎区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积极推动旅游开发。通过修缮古建筑、举办民俗活动等方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其独特的历史氛围和地方风情。
在非遗保护方面,赤坎区在2024年继续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进一步建立完善非遗名录体系建设,成功申报并公布2项第七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5项申报第九批市级非遗项目,推荐7人申报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积极组织传承人开展非遗宣传展示展播活动。2024年共组织开展了11场非遗体验活动,9场“非遗+研学”活动,利用传统节庆组织开展2场非遗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8场非遗进校园展示展演活动等;积极推动非遗项目走出去,组织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开展交流和展示活动宣传赤坎历史文化资源。
在文旅融合方面,赤坎老街推出了多条特色游览路线,包括本利士多店(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取景地)、水仙庙(南方特色庙宇)、静园与广州湾商会旧址(代表性建筑)以及赤坎博物馆与明德艺术馆(文化展品)等景点,让游客能够全方位感受老街的魅力。
展望未来:打造湛江文化新名片
申报全国历史文化街区,对赤坎老街来说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赤坎老街将依托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成为展示湛江城市发展的历史延续和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赤坎老街有望成为展示湛江城市发展的历史延续和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赤坎老街的文化遗产,还能进一步提升其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