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市桑黄产业: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和龙市桑黄产业: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近年来,吉林省和龙市的桑黄产业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短短几年间,和龙市已建成1352栋标准化种植大棚,栽培桑黄菌椴460余万椴,产业规模和菌椴质量均位居全国第一。这一新兴的特色产业不仅为当地农民开辟了增收渠道,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技支撑下的产业崛起
和龙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腹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桑黄生长提供了理想场所。自2018年启动桑黄人工栽培项目以来,和龙市就将科技支撑放在核心位置。
在延边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团队的协助下,当地企业成功培育出优质桑黄菌种。这种瓦尼桑黄菌种经过5年选育,具有性状稳定、产量高的特点。在种植过程中,采用椴木栽培方式,选用本地优质蒙古栎作为培养基,确保桑黄的生长品质。
标准化种植大棚内,桑黄菌椴整齐排列,每个大棚都配备了喷淋设施,能够精确控制湿度和温度。技术人员每天都会观察桑黄长势,通过物理防控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值得一提的是,人工种植3年的桑黄在多糖、黄酮、三萜等有效成分含量上,甚至超过了同等年份的野生桑黄。
创新的经营模式与显著的经济效益
和龙市桑黄产业采取“企业+基地+村集体+农民”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多方共赢。以八家子镇为例,当地农民不仅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还能在桑黄基地务工获取工资收入。
吕文芳是八家子镇的一名普通农民,自2018年开始参与桑黄种植工作。她每天负责管理多个种植大棚,包括浇水、通风等日常工作。看着一株株金黄色的桑黄破袋而出,吕文芳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统计,和龙市桑黄产业已带动1000余名农户就业,2023年全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224元,同比增长9.6%。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和龙市政府的引导和支持。通过整合全市资源,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和龙市成功打造了这一富民产业。
产业链延伸与多元化发展
为了充分挖掘桑黄的经济价值,和龙市积极推动产业链延伸。目前,当地已开发出桑黄中药饮片、桑黄茶、桑黄酒、桑黄啤酒、口服液等多个系列产品,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研发的完整产业链条。
在产品开发方面,和龙市注重科技投入和品质把控。桑黄提取物因其卓越的药用价值,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药品等多个领域。研究表明,桑黄具有防癌抗癌、提升免疫力、清热解毒、止血消炎等多种功效,被誉为“森林黄金”。
市场前景与未来展望
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桑黄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和龙市桑黄产业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亮眼,还吸引了国际关注。日本、韩国等国家对桑黄的药用价值研究较早,其市场需求尤为旺盛。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龙市计划创建中药农业GAP标准化种植基地,打造全国桑黄产业发展的集散地。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桑黄产品,推动产业向纵深发展。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和龙市桑黄产业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科技创新、产业链延伸和市场化运作,这一特色产业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其他地区探索乡村振兴路径提供了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