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资收购上市公司潮:助推经济转型的新动能
地方国资收购上市公司潮:助推经济转型的新动能
2024年,A股市场掀起了一轮地方国资收购上市公司的热潮。据统计,截至7月24日,已有13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从个人变更为地方国资,这一数字已超过2023年全年的总量。而全年来看,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30家,其中不乏中天精装、华铁应急等典型案例。
这一轮收购潮背后,是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导向。2024年,多地国资监管部门出台政策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将其作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例如,上海、深圳等地相继发布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培育龙头企业。
从收购标的来看,地方国资更倾向于选择中小市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据统计,2024年变更实控人的30家上市公司中,市值在百亿元以下的占比超过一半,行业分布以计算机、交通运输、基础化工等为主。这些企业大多面临一定的经营困难或财务压力,但具有较高的成长潜力和技术实力。
地方国资的介入,为这些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中天精装为例,公司通过引入东阳市国资作为控股股东,不仅优化了管理结构,还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更多支持。华铁应急在被海南省国资收购后,也获得了资金和资源的双重助力,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然而,这一轮收购潮也引发了一些担忧。有专家指出,高溢价收购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地方保护主义可能破坏市场公平竞争原则。此外,过度依赖股权财政可能加剧区域发展失衡,财政实力强的地区将更容易在收购竞争中获胜,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可能因资金不足而被边缘化。
尽管存在这些风险,但不可否认的是,地方国资收购上市公司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收购技术前景良好的企业,国资可以优化地方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这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有助于解决其面临的经营困境。
展望未来,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地方国资收购上市公司的趋势有望继续保持。但如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防范风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是各方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