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从《江村经济》到现代化农村
江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从《江村经济》到现代化农村
江村,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曾是费孝通先生撰写《江村经济》的地方。80多年前,这位社会学巨匠在这里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写下了这本被誉为“中国农村社会学开山之作”的著作。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江村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土地整治:乡村振兴的“先手棋”
在江村所在的安流镇,一场以土地为核心的变革正在悄然进行。作为广东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安流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多种发展”模式,全力推进试点工作。
通过镇村国土空间集成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安流镇逐步实现镇村规划全覆盖。在低坑村,510亩的板栗南瓜种植基地和丝苗米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在完塘村,近500亩的土地流转实现了“小田变大田”,打造了约260亩的丝苗米种植基地,直接受益农户156户,增收40多万元。
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江村的乡村振兴之路,离不开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周坞村,46个大棚、62亩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已全部种植完成。在姚皂、卢白、江北等地,1100余亩的早春西瓜大棚已搭建完毕。
中药材产业也在江村稳步推进。目前,已种植丹参等中药材80余亩,不仅提升了土地利用价值,更为群众种下了“致富苗”。在养殖业方面,纪汴村的乌鸡年出栏量超2.2万只,宋庄村的藏香猪年出栏超800头,通过科学养殖与疾病防控,保障了牲畜的健康生长和稳定供应。
未来展望:乡村振兴的“新蓝图”
江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仍在继续。白云区通过多项规划调整,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例如,《白云区工业产业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新增约30公顷产业用地,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要素保障。同时,广陈路南侧地块将建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产业园,结合周边农产品种植、加工、研发基地,打造农业科技园。
此外,江村还将继续完善民生设施。例如,石井街海口涌排涝站改建工程将提升片区防洪排涝能力,珠江村供水管网工程加压泵站将解决供水水压不足的问题。龙归街夏良村将完善文化、停车、养老、环卫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村公共服务水平。
从《江村经济》到乡村振兴,江村的故事见证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变迁。如今的江村,正以土地整治为突破口,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民生改善为落脚点,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