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智慧升级:数字孪生技术开启航空出行新纪元
首都机场智慧升级:数字孪生技术开启航空出行新纪元
近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首都机场”)传来喜讯:在近期召开的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分支机构负责人2024年度工作会议上,首都机场作为智慧机场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被评为“2024年度优秀分支机构”。这一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首都机场智慧化建设成果的认可,更是对其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所作贡献的肯定。
数字孪生机场:智慧升级的“大脑”
首都机场的智慧化建设,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正在构建的数字孪生机场。这一项目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实现了对机场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测和智能管理。
目前,首都机场已存储了1300多个地图图层、51亿条车辆轨迹、22亿条航空器轨迹,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全面的数字生态系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机场不仅实现了空地一体的可视化,其运行、安全和服务管理的模型算法也大大提高了对未来运行态势的预测和调度能力。
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信息科技部运行安全系统建设业务经理雷宁表示,首都机场正在构建航班运行的模拟仿真、特殊天气保障、应急管理的桌面推演等专题应用,希望能够构建首都机场自己的数字孪生服务中心,以云端化的方式向驻场单位去推出数字孪生的一个应用成果,更好地去提高首都机场的运行保障效率。
智能化应用:让出行更加便捷
在数字孪生机场的“大脑”指挥下,首都机场的智能化应用已经渗透到旅客出行的各个环节。
在值机环节,首都机场实现了全流程自助化。旅客可以通过自助值机设备完成登机手续办理,无需排队等待。同时,机场还推出了全自助行李托运服务,旅客只需将行李放在指定位置,系统便会自动完成称重、贴标等操作。
在安检环节,首都机场引入了面部识别技术。旅客只需在安检时进行一次面部识别,之后便可通过刷脸完成登机,无需出示登机牌。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安检效率,也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
在登机环节,首都机场推出了智能导乘导航系统。通过机场内的智能屏幕和手机APP,旅客可以实时查看航班信息、登机口位置以及最优行走路线。即使是在庞大的T3航站楼内,也能轻松找到登机口。
旅客体验:科技让出行更美好
智慧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旅客体验。首都机场的智能化应用,让旅客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来自天津的于女士,最近在首都机场体验了一次“智慧出行”。她表示:“从值机到登机,全程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面部识别技术让安检变得快捷,智能导航系统让我在庞大的航站楼内也能轻松找到登机口。整个过程顺畅高效,让我对首都机场的智慧化建设有了直观感受。”
在机场交通方面,首都机场也为旅客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旅客可以选择机场快线、出租车、机场巴士等多种交通方式。同时,机场还推出了包车服务,让旅客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车型和路线。
未来展望:智慧机场的无限可能
首都机场的智慧化建设仍在持续深化。雷宁经理透露,未来,首都机场将探索数字孪生技术与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的深度结合。通过数字孪生平台,机场将能够进行航班运行模拟仿真、应急管理等应用,构建更为高效和精准的运行管理体系。
面对特殊天气或航班延误等复杂情境,首都机场将能够迅速制定出最优解决方案,最大程度提高航空服务质量。同时,机场还将继续优化旅客服务,通过智能化手段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出行体验。
随着数字孪生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的首都机场将不仅仅是单一的运输枢纽,而是智能化、数据驱动的综合服务平台。在这里,旅客将享受到无缝衔接、高度个性化的服务,真正体验到科技带来的出行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