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迪丝·埃格尔教你如何面对内心的“影子”
伊迪丝·埃格尔教你如何面对内心的“影子”
1944年,16岁的伊迪丝·伊娃·埃格尔被送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那里,她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甚至被迫为声名狼藉的约瑟夫·门格勒在营房中跳《蓝色多瑙河》。然而,这位曾经的集中营少女,不仅活了下来,还成为了著名的心理学家,帮助无数人走出了内心的阴霾。
在她的著作《越过内心那座山》中,伊迪丝博士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我们每个人都在与内心的“影子”作斗争。这个“影子”,用心理学家荣格的话来说,就是那些被我们压抑的、不愿示人的一面。它可能是我们的缺点、过去的创伤,甚至是某些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欲望。
什么是内心的“影子”?
荣格认为,“影子”是人格中被压抑的部分,它包含了我们所有不愿意承认的特质。这些特质可能是因为社会规范、道德标准,或是我们对自己的期待而被隐藏起来的。就像阳光下的影子一样,它始终伴随着我们,却常常被我们忽视或否认。
伊迪丝博士通过自己的经历,深刻地理解这一点。在集中营里,她学会了如何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同时也见证了人性最黑暗的一面。这些经历让她明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影子”,而真正的自由来自于面对这个“影子”的勇气。
如何面对内心的“影子”?
在《越过内心那座山》中,伊迪丝博士提出了12个普遍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本质上都是我们与内心“影子”斗争的表现。她认为,要克服这些心理困境,我们需要:
正视与接纳: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和负面情绪,而不是逃避或否认它们的存在。这种接纳是改变的第一步。
情绪调节:学会管理情绪,比如通过放松技巧、认知重构等方式,减少冲动行为,增强自我控制力。
意志力训练:通过持续挑战自己,锻炼意志力,提升抵抗诱惑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控行为。
反思与自省:定期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想法,理解其背后的原因,这有助于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心理冲突。
寻求支持:与信任的人交流内心感受,或在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帮助和指导。
冥想与放松:练习冥想等放松技巧,帮助缓解压力,提高对情绪的觉察能力。
影子的意义
伊迪丝博士认为,内心的“影子”并非全然负面。它是我们内心的真实反映,提醒我们要关注内在的需求。当我们学会与“影子”和平共处时,它反而能成为我们成长的助力。
正如她在书中所说:“我们都在自己建造的牢笼里苦苦挣扎,却不知道,打开牢笼的钥匙就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句话道出了面对内心“影子”的真谛:真正的自由不是逃避或否认,而是勇于面对,学会接纳。
如今,已经90多岁高龄的伊迪丝博士依然活跃在心理学领域,用自己的经历和智慧帮助他人。她的人生故事和心理学见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面对内心的“影子”,需要勇气和智慧,但最终会让我们获得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