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信网络诈骗频发,这些套路要当心!
新型电信网络诈骗频发,这些套路要当心!
电信诈骗新变种:AI换脸与共享屏幕成新宠
2024年7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风险提示,指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快速翻新,其中“AI换脸拟声”和“共享屏幕”两类新型诈骗手法最为猖獗。
“AI换脸拟声”诈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合成虚假音频、视频或图像,模拟他人声音或形象骗取信任。例如,诈骗分子可能通过社交平台获取目标人物的面部信息,然后合成虚假视频向其亲友借钱。这种诈骗手法具有极高的迷惑性,甚至能骗过直系亲属。
“共享屏幕”诈骗则通过诱导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实时监控其手机或电脑操作,窃取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这类诈骗往往以“提升信用卡额度”“取消名下不实贷款”等为借口,通过电话或短信联系受害者。
老年人成重灾区:六大诈骗套路要当心
老年人由于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对新技术了解不足,成为电信诈骗的高危人群。根据警方统计,针对老年人的诈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冒充公检法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涉嫌犯罪为由要求配合调查,诱骗提供银行卡信息。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布高收益投资信息,承诺高额回报,诱骗老年人在虚假平台投资。
代办养老保险诈骗:谎称有内部关系可以代办养老保险,骗取保险费、材料费等。
冒充快递员或电商客服诈骗:以包裹丢失或商品质量问题需要理赔为由,获取银行卡信息。
中奖信息诈骗:发送虚假中奖信息,要求支付保证金或税费才能领取奖品。
涉老年用户应用软件诈骗:开发针对老年人的社交应用软件,承诺高收益率进行非法集资。
年轻人也不安全:“杀猪盘”诈骗花样翻新
年轻人虽然对新技术较为熟悉,但容易在情感上放松警惕,成为“杀猪盘”诈骗的主要目标。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伪装成优质单身人士,与受害者建立感情后,诱导其在虚假投资平台投入资金。
2024年2月,王枚在境外留学期间遭遇“杀猪盘”诈骗,损失高达200万元。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媒体接近王枚,以投资加密货币为诱饵,逐步骗取其信任,最终导致巨额财产损失。
如何守护“钱袋子”?四大防范要点请记牢
面对不断翻新的诈骗手段,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以下几点防范建议请务必牢记:
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人:无论是电话、短信还是社交平台,对于涉及金钱交易的信息都要保持高度警惕。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陌生软件。
谨慎转账:涉及转账、汇款时要格外小心,务必核实对方身份,不轻信陌生人的转账要求。
安装反诈软件:及时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预警功能,定期检查账户安全设置。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虽然不断翻新,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就能有效避免财产损失。让我们携手共筑反诈防线,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