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沈阳鸡架斩获金奖,背后有哪些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沈阳鸡架斩获金奖,背后有哪些故事?

引用
36氪
8
来源
1.
https://36kr.com/p/2878615708603268
2.
https://www.sohu.com/a/823661495_120661626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D%E5%AE%B6%E5%B7%A5%E4%B8%9A%E9%81%97%E4%BA%A7
4.
https://whly.ln.gov.cn/whly/sylnwldt/2023090414302549101/index.shtml
5.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12180635705475638/
6.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368659249955865126/
7.
http://www.bzjww.com/beizhenyinzi
8.
http://www.pinfenghuang.com/h-col-101.html

2024年9月1日,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在天津开幕。在此次博览会上,沈阳鸡架凭借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一举夺得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这是沈阳在历届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上的首个金奖,也是辽宁在该赛事中首次获得的金奖。

01

从抗美援朝到下岗潮:沈阳鸡架的历史渊源

沈阳鸡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当时,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沈阳在南塔附近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养鸡屠宰场。根据辽宁省旅游商品协会会长赵斌的介绍,当时鸡腿、鸡胸肉等优质部位都供应给了空军飞行员,而剩下的鸡架则被五三乡政府用来经营饭店。这种“避免浪费”的做法,意外地开启了沈阳鸡架的美食传奇。

1980年代,随着白羽鸡的引入,沈阳成为全国主要的白羽鸡养殖基地。但由于日本市场不接受鸡架,大量鸡架作为边角料被沈阳人以低成本购得,用于熬制鸡汤面。这种“勤俭持家”的传统,让鸡架逐渐成为沈阳人餐桌上的常见美食。

1990年代中期,随着国企改革带来的下岗潮,鸡架以其低廉的价格和丰富的口感,成为许多下岗工人家庭的“荤腥”来源。这一时期,沈阳街头涌现出大量“鸡架摊点”,各种口味的鸡架美食开始风靡。正如一位亲历者所说:“前一天天堂,后一天地狱,原本衣食无忧的生活,变成了捉襟见肘。在这个时候,吃不起肉的遗憾,被便宜的鸡架填充了。”

02

金奖背后的“沈阳故事”

在这次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沈阳市报送的“南塔禽香”沈阳鸡架从全国2万多件参赛商品中脱颖而出,夺得金奖。这个结果不仅实现了沈阳在历届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上获奖零的突破,也填补了辽宁金奖的空白。

“南塔禽香”作为沈阳鸡架的发源地,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从最初的养鸡屠宰场,到如今的特色美食品牌,南塔禽香见证了沈阳鸡架从“边角料”到“金奖商品”的蜕变历程。

03

一座城市的记忆与精神

沈阳鸡架之所以能获得金奖,不仅仅是因为其美味,更因为它承载着沈阳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内涵。

在困难时期,鸡架不仅是沈阳人餐桌上的美食,更是他们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象征。正如一位网友所说:“鸡架肉那么少,有什么好吃的?其实,最重要的并不在于鸡架有多少肉,而在于吃的过程中的‘嗦勒’。当你品尝到鸡架时,要使劲地嗦,嗦得越用力,越能吃到鸡架蕴藏的各种滋味。”

这种“嗦勒”的过程,正是沈阳人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即使物质匮乏,也要努力寻找生活中的美好。这种精神,正是沈阳鸡架背后最动人的故事。

04

结语:一座城市的美食传奇

从抗美援朝时期的“边角料”,到下岗潮时期的“平民美食”,再到如今的“金奖商品”,沈阳鸡架的变迁史,就是一部浓缩的沈阳城市史。它见证了沈阳从重工业基地到现代都市的转型,也承载了沈阳人从艰难岁月到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

如今,当你走进沈阳的街头巷尾,无论是烤鸡架、炸鸡架还是熏鸡架,每一种口味背后,都蕴含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记忆。而这次金奖的获得,不仅是对沈阳鸡架的认可,更是对沈阳这座城市历史与精神的致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