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孔子教你“无欲则刚”:从《论语》到现代心理学的解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孔子教你“无欲则刚”:从《论语》到现代心理学的解读

引用
8
来源
1.
https://www.coach-box.com/company.php
2.
https://character.asia.edu.tw/zh_cn/%E8%81%BD%E6%BD%98%E9%A4%A8%E9%95%B7%E8%AA%AA%E6%95%85%E4%BA%8B/%E7%A7%91%E6%8A%80%EF%BC%8E%E4%BA%BA%E6%96%87%E8%81%AF%E5%90%88%E8%AC%9B%E5%BA%A7-%E7%84%A1%E6%AC%B2%E5%89%87%E5%89%9B-4779788
3.
https://character.asia.edu.tw/zh_tw/%E8%81%BD%E6%BD%98%E9%A4%A8%E9%95%B7%E8%AA%AA%E6%95%85%E4%BA%8B/%E7%A7%91%E6%8A%80%EF%BC%8E%E4%BA%BA%E6%96%87%E8%81%AF%E5%90%88%E8%AC%9B%E5%BA%A7-%E7%84%A1%E6%AC%B2%E5%89%87%E5%89%9B-4779788
4.
https://www.xueshu.com/haowen/175324.html
5.
https://www.hwammys.com/dao-jia-ren-wu/522586.html
6.
https://www.hwammys.com/dao-jia-si-xiang/562920.html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22/06/65880805_1137296980.shtml
8.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4224

“枨也欲,焉得刚?”这是孔子在《论语·公冶长》中对弟子申枨的评价,也是“无欲则刚”这一成语的最早出处。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内心充满欲望,就难以保持刚强的品格。这一思想不仅在春秋时期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面对各种物质诱惑和精神挑战,更显其现实价值。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无欲则刚”与健康人格的特征高度契合。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成熟的人具有安全感、客观性、胜任感等特征,而这些都建立在对欲望的合理控制之上。罗杰斯则强调,充分起作用的人应该情感开放、信任感觉、富有创造力,这同样需要摆脱欲望的束缚。弗洛姆和弗兰克也分别从创造性和自我超越的角度,阐述了超越欲望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盛行,社交媒体泛滥,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欲望诱惑。从物质追求到虚荣心作祟,从权力欲望到即时满足的诱惑,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追求更高目标的障碍。正如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一个健康的人格应该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能够摆脱对外在事物的依赖,拥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坚定的价值观。而“无欲则刚”正是培养这种独立性和坚定性的关键。

“无欲则刚”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欲望,而是强调在追求目标时,不被私欲所左右,保持清醒的判断力。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内心纯洁是保持理性的前提。”只有当我们学会控制欲望,才能真正做出符合自己价值观的选择,才能在面对压力时保持坚定,在面对诱惑时保持清醒。

孔子的这一教诲,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的指南,更是一种超越个人利益、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在当今社会,这种态度显得尤为重要。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成功的同时,不要忘记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在面对各种诱惑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刚毅木讷,近仁”的人,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