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OpenAI vs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谁将主导未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OpenAI vs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谁将主导未来?

引用
9
来源
1.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24/dec/27/openai-plan-for-profit-structure
2.
http://paperreading.club/page?id=278971
3.
https://news.crunchbase.com/venture/global-funding-data-analysis-ai-eoy-2024/
4.
https://www.mckinsey.com/capabilities/quantumblack/our-insights/time-to-place-our-bets-europes-ai-opportunity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BA%E5%B7%A5%E6%99%BA%E8%83%BD%E6%B3%95%E6%A1%88
6.
https://www.istis.sh.cn/cms/news/article/78/27000
7.
https://edgedelta.com/company/blog/ai-investment-statistics
8.
https://www.eca.europa.eu/en/publications/SR-2024-08
9.
https://www.eca.europa.eu/en/news/news-sr-2024-08

2024年12月,OpenAI宣布计划在2025年转变为营利性公司结构,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科技界。这家估值已达1570亿美元的AI巨头,正在通过去除利润上限等限制,为新一轮的资本扩张铺平道路。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AI领域对资本的强烈需求,也折射出全球AI竞争的激烈态势。

技术与资本的双重驱动

OpenAI的最新一轮融资达66亿美元,主要投资者是持有49%股份的微软。这一融资规模不仅体现了投资者对AI领域的信心,也反映了AI技术研发所需的巨额资金。OpenAI表示,"数百亿美元"的投资规模已成为AI开发的常态,这表明AI领域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从全球范围来看,2024年AI领域的投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2024年全球AI相关公司的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80%以上。其中,近三分之一的资金流向了基础模型公司,而其余资金则分布于受AI影响的各个行业,包括基础设施、医疗保健、机器人等领域。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双刃剑效应

就在全球AI投资热潮持续升温之际,欧盟正在推进一项可能对AI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法案——《人工智能法案》。该法案要求组织在部署AI系统前必须进行基本权利影响评估(FRIA),评估内容涵盖健康、安全和基本权利等方面的风险。此外,法案还要求创建自动化工具来支持评估过程,以确保AI系统的合规性。

这一法案的出台体现了欧盟对AI伦理和安全的重视,但同时也引发了对创新可能受阻的担忧。有批评指出,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会抑制欧洲AI初创企业的发展,使其在与美国和中国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欧美AI竞争格局

从投资规模来看,美国在AI领域的优势明显。2024年,美国AI相关公司的投资总额占全球投资的近三分之一,OpenAI、Databricks等公司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融资。相比之下,欧洲在AI采用方面落后于美国45-70%,仅在AI半导体设备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更令人担忧的是,欧洲在AI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中市场份额较低。在基础模型、AI应用和服务等八个细分领域中,欧洲仅在AI半导体设备领域领先,而在其他领域如AI半导体设计、制造和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市场份额均不足5%。

未来展望

面对由特朗普引发的全球地缘战略竞争,经济实力已成为决定未来格局的关键因素。欧洲要想在AI领域占据一席之地,需要在资金流动性与市场竞争力方面做出更大努力。这不仅包括增加公共和私人投资,还需要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监管政策之间找到平衡点。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出台体现了欧洲对AI伦理和安全的重视,但如何在确保伦理的同时不阻碍创新,是欧洲决策者需要深思的问题。与此同时,美国在资本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其AI实力正在迅速增强。OpenAI的转型和巨额融资只是冰山一角,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美国科技产业在AI领域的雄心壮志。

在AI这场关乎未来的竞争中,技术和资本的较量才刚刚开始。OpenAI与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博弈,或许只是这场世纪之争的序章。未来,谁能在技术创新与伦理监管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谁就有可能主导AI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