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佛教里的“一尘不染”:从修行境界到生活美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佛教里的“一尘不染”:从修行境界到生活美学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0%E5%A1%B5%E4%B8%8D%E6%9F%93/1913294
2.
https://www.sohu.com/a/792477873_501362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0%E5%B0%98%E4%B8%8D%E6%9F%93/1913294
4.
https://post.smzdm.com/p/avpvveop/
5.
https://m.qidian.com/ask/qlwamwzlwsk
6.
http://www.lubanyouke.com/53578.html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A0%E6%9E%9C%E8%AE%BA_(%E4%BD%9B%E6%95%99)
8.
https://www.ourchinastory.com/cn/11486/%E8%BF%99%E4%BA%9B%E2%80%9C%E5%85%AD%E2%80%9D%E5%AD%97%E5%A4%B4%E6%88%90%E8%AF%AD%20%20%E7%AB%9F%E4%B8%8E%E4%BD%9B%E5%AE%B6%E6%9C%89%E5%85%B3%EF%BC%9F
9.
https://www.hsrb.com.cn/detail/172048662821964.html

“一尘不染”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唐代释道世的《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如今,它不仅用来形容环境极其清洁,还象征着一个人的品德高洁,不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

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许多佛教故事演化为成语。比如“借花献佛”,出自《过去现在因果经》,比喻拿他人的东西做人情;“天女散花”,出自《维摩诘经》,形容抛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五体投地”,出自《大唐西域记》,比喻佩服到了极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出自《涅槃经》,比喻做什么事,得什么样的结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提醒修行者不要松懈。

在现代社会,“一尘不染”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在家居装修中,人们追求极简风格,讲究空间的干净整洁。一位台北妈妈在东京的68㎡小家,就完美诠释了这一理念。全屋采用简约设计,从玄关到客厅,从厨房到卧室,处处体现出“一尘不染”的美学追求。这种生活方式不仅让居住环境更加舒适,也反映了现代人对品质生活的向往。

“一尘不染”还常用来形容人的品格高尚。比如在工作中,那些始终保持清廉本色的公仆,就是“一尘不染”的典范。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不被物欲所迷惑。

从佛教典故到现代生活,“一尘不染”展现了中华民族对纯净、高洁品质的不懈追求。它不仅是佛教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这种追求心灵纯净的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