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一部揭示家庭暴力心理成因的里程碑之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一部揭示家庭暴力心理成因的里程碑之作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4087093_121124776
2.
https://3g.china.com/act/ent/11042503/20241014/47372183.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7TC99C05561ZR8.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OMSKKN055634WL.html
5.
https://m.qidian.com/ask/qenamurmien
6.
https://memoryfun3.com/love/rmweb/awangba_01/
7.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5472
8.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762399
9.
https://www.ungeneva.org/zh/news-media/news/2024/12/100998/qianfangshiye-xinhuoxiangchuanjiangfanjiabaoyundongjinxingxiaqu
10.
https://www.ecnu.edu.cn/info/1425/66491.htm

2001年,一部名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电视剧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关于家庭暴力的全民讨论。这部由冯远征、梅婷主演的作品,首次将家庭暴力这一敏感话题搬上荧屏,通过一个外科医生对妻子的暴力行为,揭示了家庭暴力的可怕和复杂性。

该剧讲述了医院外科专家安嘉和(冯远征饰)对妻子梅湘南(梅婷饰)实施家庭暴力的故事。安嘉和外表温文尔雅,事业有成,却有着严重的暴力倾向。他的妻子梅湘南因不堪忍受家庭暴力,最终选择反抗,却意外导致邻居叶斗死亡,使剧情走向更加紧张和复杂。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出现,打破了中国社会对家庭暴力的沉默。它不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个社会现象的缩影,引发了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

家庭暴力,这个曾经被视作“家务事”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社会学和性别研究教授亚尔·阿普特在其著作《施暴者心理》中,通过对上千名施暴者的治疗经验,揭示了施暴者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阿普特教授指出,控制欲是施暴者的核心特征。他们难以接受自己的无助感,当伴侣不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时,就会触发暴力行为。这种控制欲并非简单的权力欲望,而是一种“控制幻觉”——他们认为通过暴力可以控制伴侣,但实际上这种行为往往适得其反,最终失去对局面的掌控。

在极端情况下,这种控制欲甚至会导致谋杀。当伴侣想要结束关系时,施暴者会感到无法忍受的痛苦和失控,从而采取极端手段。这种行为虽然表面上是为了控制对方,但实际上却破坏了控制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暴力并非仅限于夫妻之间。研究表明,女性对儿童的家暴行为比男性更为普遍,且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在2017-2022年的100件儿童家暴报道中,有53%的案件涉及母亲的参与。这种暴力行为会对儿童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甚至影响其成年后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健康。

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的研究发现,经常挨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暴力倾向、抑郁症等心理问题,成年后也更可能对配偶使用暴力。此外,童年时期的虐待还会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成为心理病理学的主要危险因素。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播出,标志着中国社会开始正视家庭暴力问题。该剧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紧张的情节推进,让观众看到了家庭暴力的可怕现实。它不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个社会现象的缩影,推动了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然而,家庭暴力的根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共同努力:从个人层面,需要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识,打破“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从社会层面,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支持系统,为受害者提供庇护和帮助;从法律层面,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反家暴法规,确保施暴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已经播出20多年,但它所揭示的家庭暴力问题依然存在。让我们以此剧为镜,深入理解家庭暴力的心理成因,共同努力,为每一个家庭创造一个没有暴力的和谐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