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杭州市民热议: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何时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杭州市民热议: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何时休?

引用
腾讯
7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08A033VZ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3A010MQ00
3.
https://www.hangzhou.gov.cn/art/2024/1/31/art_1229750562_7784.html
4.
https://www.kf.cn/c/2024-06-26/892038.shtml
5.
https://liuxue.hanlin.com/p/99086.html
6.
http://www.news.cn/legal/20241207/1c5ec9c3128e468d966b0f24c94a6f77/c.html
7.
http://pyjs.puyang.gov.cn/pc/fwzx.asp?a=newsview&id=23886

近期,杭州市民再次热议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现象。在地铁、公交、高铁等交通工具以及餐厅、医院等场所,仍然常见大声喧哗的情况。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他人体验,还可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01

大声喧哗,无处不在

在公交车上,一位乘客从上车开始就大声打电话,内容涉及家长里短,声音越来越大,直到下车都不停歇;在餐厅里,邻桌的客人毫无顾忌地大声说笑,周围的人都能听到他们的对话内容;在电影院,有人不顾他人感受,大声接打电话,甚至外放音视频……

这些场景,相信很多人都曾亲身经历过。大声喧哗现象的普遍性,让人不禁思考:为什么在公共场所,一些人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音量?

02

原因何在?

通过调查发现,大声喧哗现象背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习惯使然:有些人天生就是“大嗓门”,没有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

  2. 缺乏公德意识:部分人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忽视了公共场所不是个人空间,不会换位思考。

  3. 情绪因素:当人内心烦躁或情绪激动时,容易声音变大。这与心理学研究相符,声音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4. 教育缺失:文明教育和实际行为规范之间存在空白,简单的宣传教育效果有限。

03

如何破解?

要解决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问题,需要多管齐下:

  1. 加强教育引导:学校应将文明行为教育融入日常教学,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公德意识。家庭也要发挥重要作用,家长应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在公共场所保持适当音量。

  2. 完善制度约束:政府可以建立不文明行为信用惩戒制度,对严重扰民行为进行曝光。同时,在公共场所设置醒目的提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言行举止。

  3. 加大执法力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警告或罚款。相关部门应加强巡查,对屡教不改者依法处罚。

  4. 提升个人修养:每个人都要自觉提高文明素养,学会换位思考。在公共场所,尽量控制说话音量,使用手机时注意周围环境,避免影响他人。

  5. 创新管理模式:比如在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可以设置“安静车厢”,为需要安静环境的乘客提供专门区域。

04

共同营造和谐环境

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现象的治理,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这不仅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每个人社会责任感的展现。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舒适的公共环境。

正如一位市民所说:“公共场所不是个人空间,每位市民都应该提高自身文明修养,多一些自律、尊重,说话时轻声细语,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和谐、更美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