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新能源供热政策助力冬季温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新能源供热政策助力冬季温暖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zgnyb/html/2024-01/29/content_26041060.htm
2.
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zdt/202404/t20240417_3620275.html
3.
http://www.sdzklt.com/zixun/215
4.
https://news.58heating.com/show-7780.html
5.
http://www.zgrd.org/ournews/485.html
6.
https://www.cspplaza.com/article-27410-1.html
7.
https://www.carbonbrief.org/translations-heat-pumps-could-help-cut-chinas-building-co2-emissions-by-75-says-iea/
8.
https://m.bjx.com.cn/mnews/20240306/1364470.shtml
9.
http://www.sdg-china.net/NewsList/info_itemid_70718.html

北京正全力推进新能源供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热泵集中供暖方面,政府给予了高达30%的投资支持。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还能有效提升市民的冬季取暖体验。通过在住宅、公寓等场景中广泛应用再生水(污水)源热泵、中深层地热能等新能源供热系统,北京计划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供热面积累计达到1.45亿平方米,占全市供热面积比重超过10%,为市民带来更加环保和高效的取暖方式。

01

氢能供热:清洁供暖的新选择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隆恩颐园小区,居民们首次感受到了氢能带来的“温暖”。这个小区正是北京首个氢能供热示范项目的所在地。该项目采用氢能供热系统设备后,可实现等效供热5000平方米,每年可减少燃气消耗4万标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80吨。

该项目由北京热力投资,总供热面积12.48万平方米,以居民供热为主,目前采用燃气锅炉供热。项目选配2台85KW的氢能供热机组,利用安全有机液储运氢技术,用于加热二次管网回水,作为补充热源与原有燃气锅炉联合工作,系统综合性能系数达到1.5。

02

技术创新突破储运难题

北京热力石景山分公司党委书记郭弢介绍,这个氢能设备机组分为脱氢模块和氢能供热模块,脱氢系统用催化方式将氢从含氢有机液中释放出来,以氢能为驱动能源,可同时利用氢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和热能。“作为北京首个氢能供热示范项目,该项目可广泛利用绿氢资源,真正实现零碳供热,而且整个过程无氢气存储,无特种设备,安全高效。”

北京热力石景山分公司技术设备部副经理朱晨阳进一步解释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它采用化工催化技术,将氢与有机液相结合,使之转化为常温常压的含氢有机液。这种液体具有不易燃、不易爆、不挥发、无毒、无腐蚀性等特性,化学性质稳定,按照现行国家相关标准,属于非危化品,可以按照普通货物运输,无限行限入区域。”

03

经济性挑战与未来前景

尽管氢能供热展现出良好的环保效益,但其经济性仍面临挑战。郭弢坦言:“目前氢能成本还是明显高于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等能源。”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秘书长赵文瑛也表示:“氢能应用场景较多,但目前价格较高,按照氢气价格每公斤60元计算,单位焦耳热值成本也要400元以上了,目前肯定不划算。”

然而,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应用,氢能供热的经济性有望大幅提升。北京海得利兹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志斌表示:“1个5KW热电联供系统产生的热量,可以满足140平方米供热需求,其中1元燃料成本收益包含1度电能和1.4度热能,按这个收益核算,可以形成商业闭环。”

04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北京市发改委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鼓励氢能热电联供新技术试点试用,在供热基础设施上先行先试。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也提出,要根据各地既有能源基础设施条件和经济承受能力,因地制宜布局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设施。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氢能供热有望在北京乃至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