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隆美尔被迫服毒自杀细节:只给10分钟与家人告别,儿子曾想突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隆美尔被迫服毒自杀细节:只给10分钟与家人告别,儿子曾想突围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8099192_121118979

1944年10月14日,一个阴沉的早晨,几辆黑色轿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隆美尔的家门口。军官们走下车,手中握着一瓶小药剂。他们奉命而来,带着希特勒的最后通牒。没有审判,也没有辩解的机会——只有两个选择:自尽,或者让家人和自己一同承受背叛的耻辱。

隆美尔望着这群冷漠的使者,只说了一句:“请给我十分钟的时间,我得跟家人去道个别。”在起居室里,他简短地告诉妻子露西和儿子曼弗雷德事情的原委。露西几乎站立不住,曼弗雷德则不死心地问道:“就这么赴死吗?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他的儿子又能找到什么出路?

隆美尔在北非的困境

1942年11月北非战场,德国的“沙漠之狐”埃尔温·隆美尔面对的局势每况愈下。隆美尔指挥的非洲军团沿着埃及和利比亚边界,与盟军的坦克和步兵部队进行了数次交锋。在这片被战火蹂躏的沙漠地带,德意联军的装甲车和炮兵单位频繁调整位置,试图在盟军的空中支援和地面进攻中找到立足点。

隆美尔的部队在托布鲁克附近布置了一系列的防御工事,企图阻止盟军的推进。德军的88毫米高射炮被重新定位,旨在击落低飞的盟军战斗机和轰炸机。然而,盟军的空中优势和充足的后勤补给使得隆美尔的阵地愈加岌岌可危。

就在隆美尔忙于巩固北非前线的同时,艾森豪威尔指挥的美军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实施了大规模的登陆行动。成千上万的美国士兵,装载着坦克、火炮和大量物资的船只,在海岸线上一望无际地展开,为盟军在非洲的战争努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时,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已经极为疲惫,补给线被不断打断,油料和弹药都告急。从东线的英军和从西北方向的美军形成了双重夹击之势,给德意联军的指挥和协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在盟军不断加强的火力和压力下,隆美尔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在北非的战略布局。他下令部队在防线后方进行有限的撤退,希望借此重组力量,构建更为坚固的防御体系。这一撤退行动在德意联军中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许多士兵的士气受到了影响。

希特勒的召回与突尼斯的崩溃

1943年春季,随着北非战局的持续恶化,德国高层对前线的军事态势感到了极大的不满和焦虑。在这种背景下,希特勒决定召回埃尔温·隆美尔,他需要隆美尔回到德国,重新评估其在北非的战略失误,并考虑如何加强国内的防御力量以应对可能的盟军入侵。

隆美尔抵达德国后不久,就在家中的一台收音机前听到了震惊世界的消息:25万德意志和意大利士兵在突尼斯投降了。

隆美尔在德国的家中,通过收音机中断断续续的报道,了解到盟军已经彻底控制了北非的主要战略点。广播中的播音员用严肃的语调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投降的消息,以及随之而来的战俘数量和失去的装备。

德国民众对这一消息的反应是震惊和不信,而德国的新闻机构则试图尽量减少这一事件的负面影响,转而强调东线战场上的局部胜利。隆美尔在收听完广播后,立即前往柏林与高层军事官员会面,他们需要讨论德军在全球战局中的下一步行动。

隆美尔的北意任命与诺曼底轰炸

隆美尔在1943年7月被任命为驻意大利北部的集团军司令后,主要任务是防御可能来自盟军的进攻,并维持德军在意大利的控制。意大利战场局势复杂,随着墨索里尼政权的垮台,意大利内部反对轴心国的情绪高涨。

隆美尔上任后,立即投入工作。他巡视各处防线,检查防御工事的强度,督促各师团提高战备水平。他还与意大利的地方官员和德军将领们频繁开会,讨论如何更好地防御盟军的进攻。意大利北部的地形复杂,既有山区又有平原,隆美尔根据这些地形特点调整部队部署,将精锐部队安置在最关键的防线位置。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发起大规模登陆行动。这个行动代号为“霸王行动”,是盟军向西欧发起的决定性进攻。盟军数以万计的士兵、坦克、炮兵和物资通过海陆空协同作战,成功在诺曼底登陆,并逐步扩大战果。

尽管隆美尔身处意大利北部,他仍然密切关注诺曼底的战况。通过电报和电话,他与前线的德军指挥官保持联系,了解盟军的进展,并尝试为德军防线的崩溃提供建议。然而,盟军的优势太过明显,德军在诺曼底节节败退,这使得隆美尔在意大利的任务也变得更加艰难。

就在盟军登陆后的第六周,即1944年7月17日,隆美尔结束了前线的巡视工作,乘车返回指挥部。在途中,他的车队遭到了盟军轰炸机的空袭。轰炸机投下的炸弹精准地击中了隆美尔的车队,他所乘的车辆被爆炸的冲击波掀翻。隆美尔身受重伤,特别是头部和面部受到了严重的创伤。这次袭击几乎让隆美尔丧命,德军立即将他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治疗。

刺杀希特勒的阴谋与隆美尔的牵连

隆美尔在医院疗伤时,外界的局势愈加动荡。1944年7月20日,德军内部的一群高级军官试图推翻希特勒政权,发动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暗杀行动。这个行动被称为“7月20日密谋”,其中的核心人物包括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上校,他亲手在希特勒的东普鲁士总部——“狼穴”放置了炸弹。尽管爆炸发生,但希特勒侥幸逃脱,受伤较轻。

希特勒对这次密谋行动的失败异常愤怒,纳粹政权随即开始大规模的清洗行动,针对所有被怀疑参与或与密谋者有联系的人进行追捕。秘密警察盖世太保接到了指令,在德国境内展开全面搜捕,数千人被逮捕,其中许多是德军高级军官、政治家和政府官员。

几乎在一夜之间,数千名涉案者和他们的家属陷入绝望之中。许多人在审讯和酷刑中被迫承认参与其中,尽管有些人实际上并不知情。据估计,最终大约有5000余人被处死,10000多人被关进了集中营。

在这场搜捕行动中,希特勒的秘密名单上赫然写着一个名字——埃尔温·隆美尔。隆美尔并未直接参与这次暗杀行动,但由于他与施陶芬贝格等人有过接触,尤其是在战后德国未来前途的问题上讨论过可能的政治走向,这些联系使他成为希特勒眼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纳粹政权的调查越来越深入,他与施陶芬贝格等人的通信和会面成为盖世太保调查的证据。隆美尔当时在德国军队中拥有极高的声望,这让希特勒极为忌惮。

盖世太保开始逐步锁定隆美尔,并搜集他参与密谋的“证据”。10月4日,隆美尔的名字被送上了纳粹的陆军荣誉法庭,尽管他没有亲自出庭,但法庭在其缺席的情况下,迅速作出了结论——隆美尔参与了密谋活动,并且是这一事件的同情者之一。

英勇的结束与遗产的争议

1944年10月14日的早晨,气氛紧张而沉默。隆美尔正在家中修养,尽管外表看似平静,但他知道这一日的来临意味着什么。几辆黑色的汽车在他的家门口缓缓停下,几名穿着军装的官员从车上走了下来。他们神情严肃,径直走进了隆美尔的宅邸。

这些官员没有多余的寒暄,迅速进入正题。他们拿出一小瓶药剂,简明扼要地传达了希特勒的命令:如果隆美尔选择服毒自尽,他的叛国罪名将被保密,公众只会看到一位因伤病去世的英雄元帅。他的家人将得到抚恤金,甚至会为他举行国葬,以保全他在德国民众心中的声誉。

隆美尔面对这群来使,沉默片刻后,用平静的声音回应道:“请给我十分钟的时间,我得跟家人去道个别。”他没有过多言辞,转身走向了家中的起居室。在这间他曾与家人共度时光的房间里,露西和儿子曼弗雷德正在等他。

露西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情景,她的面色苍白,身体摇摇欲坠,眼神中透露出无法掩饰的恐惧与不舍。她的双手在微微颤抖,仿佛下一刻就会晕倒。站在一旁的曼弗雷德,虽然年纪尚轻,但他显然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远远地看着门外的那几辆车,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甘。他忍不住问道:“就这么赴死吗?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曼弗雷德显然不愿接受这样的结局,他甚至想到了让父亲突围、逃走的可能性。然而,隆美尔听了儿子的话后,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眼神里没有任何波动。

时间紧迫,隆美尔没有再多说什么。他走到门口,准备登上那辆等待他的黑色轿车。就在他即将上车时,他转身将手伸向了儿子,与他握了一握,轻声叮嘱道:“你去楼上看看你的母亲。”

曼弗雷德望着父亲的背影,无法再说什么。隆美尔慢慢上了车,车门关上的那一刻,屋外的气氛沉重得仿佛连空气都停止了流动。几分钟后,轿车缓缓启动,车队朝着约定好的地点驶去。途中,隆美尔从军官手中接过了那瓶毒药,没有多做犹豫,直接服下。

车子继续行驶,不久后,隆美尔在车内去世。消息传回到柏林,希特勒按照事先的安排,命令为他举行了一场国葬,对外宣称隆美尔是因伤重去世的,保全了他作为德国英雄的形象。与此同时,隆美尔的家人也得到了陆军元帅的抚恤金,而真正的原因则永远被掩盖在历史的阴影中。

参考资料:
[1]张艳飞.隆美尔的军事统帅艺术[J].科教文汇,2007(02X):199-199207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