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地震避险知识科普:从预防到自救,这些要点请牢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地震避险知识科普:从预防到自救,这些要点请牢记

引用
澎湃
11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89998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84627
3.
http://www.yangxi.gov.cn/yjyxaqscjdglj/gkmlpt/content/0/762/post_762723.html
4.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512/49c5a962664042acb3224068740288aa/c.html
5.
http://fjdzj.gov.cn/ar/2017011419008834.htm
6.
https://www.xjdzj.gov.cn/leaveWord/20240829/1013882909502734336.html
7.
https://www.ningguo.gov.cn/OpennessContent/show/2797128.html?branch=0
8.
https://www.yinchuan.gov.cn/xwzx/mrdt/202501/t20250103_4779335.html
9.
http://www.gsliangzhou.gov.cn/art/2024/3/12/art_16169_1239507.html
10.
https://www.fjdzj.gov.cn/ar/2025011714000008.htm
11.
https://www.hz-kadiva.cn/news/309.html

2025年1月21日晚,我国多地发生地震,其中西藏那曲市安多县发生4.1级地震,四川乐山市井研县发生3.7级地震。这些地震虽然震级不高,但提醒我们地震灾害随时可能发生,掌握正确的地震避险知识至关重要。

01

地震发生时的正确应对方法

室内避震

  • 平房环境: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地震停止后再迅速转移到室外安全地带。

  • 楼房环境:不要试图跑出楼外,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 上课时: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室外避震

  • 公共场所:不要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 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特别提醒

地震发生时有五个决不能做:

  1. 第一反应往外跑。
  2. 情急之下选择跳楼。
  3. 躲在阳台、窗户边上。
  4. 逃生时乘坐电梯。
  5. 主震平息后蜂拥而出,到处乱窜。
02

地震前的准备工作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 了解必要的地震基本知识,掌握科学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 熟悉所处环境的避震地点和逃生路线,特别是距离最近的应急避难场所。
  • 保持应急疏散通道的畅通,不要堆放任何物品。

物资准备

  • 准备必要的防震应急物品,如应急包、食品、水、药品等。
  • 在地震高发区,居民可储备饼干、矿泉水等基本的应急食品。

安全检查

  • 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对不利于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人员要撤离。
  • 笨重的房屋装饰物等应拆掉。合理放置家具、物品,固定好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
  • 阳台护墙要清理,拿掉花盆、杂物,保持门口、楼道畅通。
03

地震后的自救互救知识

被掩埋时的自救方法

  • 首先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检查是否出血、骨折等。如有出血,特别是喷射状的动脉出血,必须迅速进行止血自救。
  • 设法保护自己,及时排除险情保存生命,坚定生存信念,等待救援。
  • 当手臂或其他部位能动时,应逐步清除压物,尽量挣脱出来。不能脱险时,应在嘴和胸的部位,逃出一定空间,保证呼吸。
  • 间歇性地敲打附近坚硬器物,发出求救信号,耐心等待救援。
  • 合理使用水和食物,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脱离险境后的注意事项

  • 脱离险境后,应撤离到政府组织指定的公园、绿地、场馆等应急避难场所。
  • 听从政府的安排,有序领取救灾物资。
  • 自身条件具备的单位和个人,应积极协助政府救灾。

地震是地球运动的必然结果,我们无法阻止它的发生,但可以通过了解地震知识、建立应急预案、参加应急演练等方式,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让我们共同努力,提升防灾减灾意识,守护生命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