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从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到现代化港口城市
北海:从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到现代化港口城市
在中国南部的海岸线上,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两千多年的中外交流,从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到近代的通商口岸,再到如今的现代化港口城市。这座城市,就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的北海。
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北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早在汉武帝时期,北海(时称合浦)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之一。当时,汉武帝派遣使者从合浦启航,穿越北部湾,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到达孟加拉湾与阿拉伯海,与沿途各国进行贸易往来。这一航线的开辟,不仅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经济交流,也推动了文化的相互融合。
2017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交流项目成果汇编》中,明确指出广西合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这一结论得到了考古发现的支持:在合浦汉墓群中,出土了大量来自东南亚、南亚的玻璃器、琥珀、玛瑙等文物,充分证明了北海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
从闭关锁国到通商口岸
清朝晚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被迫开放多个通商口岸。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北海被列为通商口岸之一。这一转变,虽然源于不平等条约,却也开启了北海近代化的新篇章。
开埠后,北海迅速成为广西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外国商人、领事馆相继入驻,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据统计,到19世纪末,北海已有英、法、德等国的商人和企业在此经营,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北海的港口建设、商业贸易和城市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崛起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北海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84年,北海被列为全国14个进一步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经过40年的发展,北海已从昔日的小渔村,蝶变为现代化的港口城市。目前,北海港是国家一类口岸,拥有多个万吨级泊位,并规划有30万吨级航道及泊位。2023年,北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600万吨,同比增长10.5%,成为北部湾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
在产业发展方面,北海大力发展临港大工业,重点打造绿色化工、能源、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纸业、不锈钢以及海工装备制造、生态铝的“6+2”工业集群。近五年,北海工业投资保持年均31.3%的高速增长,建成和在建的百亿级工业项目达21个。
同时,北海还积极发展文旅产业,打造现代特色千亿文旅产业集群。银滩、老街、涠洲岛等景区景点游人如织,2024年1-9月,北海接待国内游客4370万人次,同比增长9.02%,实现旅游收入525亿元,同比增长9.96%。
生态立市,可持续发展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北海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该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例如,投资1.3亿元修复银滩岸线,成功创建全国首个零废弃海岛——涠洲岛,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
如今的北海,不仅是一座现代化的港口城市,更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度假胜地。它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到近代的通商口岸,再到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北海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变迁。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正以崭新的面貌,续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