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穿衣有讲究:传统禁忌与现代时尚如何平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穿衣有讲究:传统禁忌与现代时尚如何平衡?

引用
中国经济网
12
来源
1.
http://www.ce.cn/xwzx/shgj/gdxw/202401/31/t20240131_38887518.shtml
2.
https://www.sohu.com/a/842325844_121022636
3.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2A05OCX00
4.
https://news.gmw.cn/2025-01/18/content_37804973.htm
5.
https://m.gmw.cn/toutiao/2024-02/01/content_1303649704.htm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KU4HBH0512W93K.html
7.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12/05/content_269303.html
8.
https://finance.sina.cn/2024-01-31/detail-inafksem9279743.d.html?vt=4&cid=76675&node_id=76675
9.
https://m.yjrb.com.cn/marticles/yaowen/20250121/542069.html
10.
http://m.top168.com/news/show-290287.html
11.
https://www.toodaylab.com/83096
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8%A5%E7%AF%80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除了团圆饭和放鞭炮外,穿衣也是有诸多讲究的。比如,破损或污渍的衣服被认为会带来霉运,过于素色或暗沉的衣服缺乏节日的喜庆气氛,而过于暴露或奇异的服装则可能被视为不尊重传统文化。了解这些穿衣禁忌,不仅能让你在春节期间显得更加得体,还能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你是否知道还有哪些穿衣禁忌呢?快来一起探讨吧!

01

传统穿衣禁忌

在中国文化中,白色和黑色的服饰通常被视为庄重和严肃,常常出现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比如,葬礼上人们通常会穿着素雅的衣服,这是因为白色和黑色常常与悲伤、死亡等负面情绪相联系。而在春节期间,尤其是大年初一,作为新年的第一天,人们希望带来好运和喜庆,白色和黑色的衣服则与此氛围相违背。

为了图个好彩头,大家通常会避免穿过于素雅的衣服,而更倾向于选择红色或其他颜色靓丽的衣物,以展现节日的喜庆和祥和。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热情与活力,穿上红色的衣服,不仅符合过年的氛围,还能为人们带来心理上的愉悦和自信。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之一,人们希望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年。正所谓“新年新气象”,在春节前,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以除旧迎新。而在大年初一这一天,人们自然也要以新形象示人。如果穿着破烂或脏旧的衣服,不仅不符合节日的气氛,还可能给人留下负面的印象。

穿着干净整洁的新衣服,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新衣服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美好的未来,穿上新衣,寓意着告别过去,迎接新生,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这里的“别人赠送的穿过的衣服”,指的是别人已经穿过,不再需要而赠送的衣物。在传统文化中,穿戴他人的衣物意味着承载了他人的运势。如果在新年期间接受并穿着这样的衣服,可能会暗示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受到他人的运势影响,从而导致个人运势下滑。为了避免这种潜在的不吉利现征,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自己购置的新衣来装扮自己。

当然,如果是亲人或子女买的新衣服,那就另当别论了。这不仅代表了子女的一片孝心,更是家庭和睦、亲情浓厚的体现。但在大年初一这一天,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尴尬或误解,人们通常会避免穿别人送的旧衣服。

02

现代人对传统习俗的态度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这些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已经逐渐减弱。很多人认为这些说法是封建迷信、没有科学依据,因此不再严格遵守。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传统习俗仍然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精神内涵。

在新年到来之际,人们穿上崭新的衣服,不仅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更是为了寄托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新衣服象征着新的开始和无限的希望,它让我们以全新的面貌和心态去迎接新的一年,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和机遇。同时,这一习俗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展望未来,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此外,新年穿新衣还体现了人们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在春节期间,家人团聚、亲情浓厚,穿上新衣服不仅是对自己的装扮,更是对家人的尊重和关爱。新衣服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承载着家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它让我们在欢聚的时刻更加温馨、更加幸福。

03

春节服装流行趋势

线下繁华都市的街头巷尾,线上社交媒体热搜头条,汉服、“新中式”等充满国潮风的穿搭无处不在。

从2021年河南春晚《唐宫夜宴》的惊艳亮相,到2024年新春马面裙的火爆出圈,再到2025年央视元旦晚会上,周也、王楚然、白鹿等明星身穿新中式亮相,“独属中国人的东方美”“温婉大气的古典”“穿上就是泼天富贵”等热搜,也让这股“国潮风”火出新高度。

既保留传统元素又融入现代设计理念的“新中式”服饰服装,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年轻人中掀起了一股新的潮流。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新中式服装销售额同比增长84.85%,流金溢彩的马面裙、精致设计的宋襦等款式,更是站上了节日服装的C位。

随着春节临近,大家纷纷挑选起充满节日氛围的“新年战袍”,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国潮”服装,也成了许多消费者的首选。从出圈到爆火,“国潮”服饰究竟是如何赢得年轻人的青睐呢?近日,封面新闻采访了多位“国潮”服装爱好者,来看看这些服装是如何走进年轻人“心趴”的。

热爱中国传统元素:与汉服的不解之缘

在民族情怀与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在当今社会逐渐被大众所认知与喜爱。

博主“十六婶儿”。(受访者供图)

来自山西的小红书博主“十六婶儿”,是一位入坑六年的汉服爱好者,从互联网从业者到小红书博主,她对汉服的热爱从未减退,不仅偏爱传统形制的汉服,对汉元素的衣服也有所涉猎。

谈及与汉服的邂逅,“十六婶儿”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这是一种同根同源的吸引力。”自幼对传统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她,自然而然地就爱上了作为传统服饰的汉服,被汉服华美的外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在她看来,只要形制正确、设计得体,任何款式的汉服都能触动她的心弦。

“一虚舟”国潮风服饰照。(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名热衷文学与历史的在校大学生,小红书博主“一虚舟”与汉服的结缘同样源自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一虚舟”回忆道,“初中时偶然接触到汉服这一传统服饰,最开始是想通过穿汉服的方式来靠近自己喜欢的古人和朝代。”如今,她已成为明制汉服的忠实粉丝,对各朝代的复原风汉服也钟爱有加。

年轻人与汉服的结缘,是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也是对“新中式”服装所承载的美学意义和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这不仅仅是时尚潮流,更是文化自信的直观表现。

从高校校园到城市街头,汉服已不再局限于传统节庆和特定场合,而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普通的街头巷尾,还是在热闹繁华的市区景点,化着精致的妆容,盘着精致的发髻,穿着不同形制汉服的年轻人屡见不鲜,他们与周围的现代都市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和谐相融。

博主“十六婶儿”对此深有感触,“在上学、上班的时候都会穿汉服,不过还是在逛街、游玩时偏多。有趣的是,在街上偶遇同样穿着汉服的爱好者时,我们总会默契地相视一笑。”

对于博主“一虚舟”而言,汉服同样是日常穿搭的必备之选,尤其在旅行时:“明艳的汉服将山川美景映衬得更加生动,二者相得益彰。”

从时尚单品到文化符号:汉服市场的快速发展

根据企查查的数据,近十年来我国汉服相关企业的数量逐年稳步增长。截至2025年1月6日,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7365家从事汉服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而在成立时间上,大部分新增企业都是在近三年内成立的,占比超过六成。

数据也意味着,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创业者看到了这个领域的巨大潜力,并投身其中。

位于浙江绍兴的一家国潮服饰制衣厂,开年到现在的订单就没停过。“我们从去年入冬开始,订单销量就成倍增长,像真丝夹棉的绣花款外套制作周期比较久,很多顾客都是为了新年穿提前订的,一般款式工期在一个月以内,复杂点的可能要两个月了”该工厂负责人吴女士告诉封面新闻记者。

据吴女士介绍,国潮风的服饰材质,以真丝、宋锦、水貂毛和鹅绒为主,白色、粉色等浅色调服饰最为畅销,临近春节,对于大红色、黄色、紫色这些喜庆颜色的订单也比较多。

汉服的热销,不仅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2年,我国汉服相关企业存量逐年稳步增加,2023年开始,汉服热带动城市文旅的发展,各地汉服持续火爆“出圈”,汉服相关企业存量快速走高,截至2023年底国内在业存续5767家汉服相关企业,至2024年底,这一数字增至7355家。

“国潮”风新年战袍,你准备好了吗?

“国潮风”服饰既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一种致敬,也是现代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下的产物。然而,在国潮服饰兴起过程中,一些争议也随之而来。诸如汉服被简化为现代装或古装、被视为奇装异服、商家售卖劣质汉服等问题层出不穷。

“经常有顾客问我们的衣服为什么这么贵,别人家同款的衣服只要我家价格的一半,但新中式的服饰本来原材料价格就高,我看有些成衣的价格连材料的进价都不够,我们也只能跟顾客解释一分价钱一分货。”吴女士无奈地告诉封面新闻记者。

博主“十六婶儿”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期望汉服能够得到更多的宣传和重视,能被更多人所看见和喜爱:“也希望能有更多商家设计出高质量、富有文化内涵的汉服产品。”

比起更多元化的现代设计,博主“一虚舟”则希望有更多传统的复原汉服能够出圈,“希望在非古都城市能有更多的汉服妆造和摄影工作室涌现,让每一个秀丽的景点都能展现华美的汉服。”

中国首批服装设计学博士,现任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新时代中国美研究院院长楚艳,曾将中国的山川楼阁,绘制在自己设计的衣服里。楚艳表示,从业20多年来,一直有个梦想,就是通过服装这一载体,将中国色、中国形、中国纹,用丰富的手法和设计语言表现出来,向世界展示东方气韵与中华之美。“这既是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传承,也是对于当下文化的创新与表达。”

“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琚。”“国潮”服饰的火出圈,不仅是审美的自信,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自信。这个春节,你的新年“战袍”会如何选择呢?

04

各地春节穿衣习俗

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都有着特殊的意义,2025年将迎首个“非遗版”春节。

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决定在全球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网络浏览量瞬间破亿。

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全国各地过春节的习俗丰富多样,各具特色。以下是一些主要地区的春节习俗:

  • 东北地区:穿棉袄、棉裤等保暖衣物
  • 华南地区:穿轻薄衣物,如T恤、短袖等
  • 西北地区:穿厚重的冬装,如羽绒服、棉衣等
  • 各地普遍重视穿着新衣服,以示辞旧迎新

这些信息为撰写一篇关于春节穿衣禁忌的文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以结合传统习俗与现代趋势,探讨春节穿衣的讲究与时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