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国门,石峁古城外城东门探秘,4000年王城之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国门,石峁古城外城东门探秘,4000年王城之门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53706325_666562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榆林神木市秃尾河北侧山峁,是已发现的龙山晚期最大城址遗存。这座距今约4300年到3800年的古城,不仅展现了恢宏壮丽的建筑规模,更以其独特的考古发现,揭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早期形态。

四千三百年前,黄土高原起伏的群山之中,突兀的山峁之上,突然拔地而起一座恢宏壮丽的都城,它展现着至高无上的威严,与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度,这就是【石峁古城】。据考古工作者多年来的考古调查,整个陕北地区龙山文化晚期遗址的数量达数千处之多,甚至超过了如今村落的数量。石峁古城遗址的地理位置与年代表明其最有可能是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的昆仑之城,发掘表明其具有一座恢弘壮丽的大门,堪称华夏第一门,中国最早的国门。

石峁遗址外城东门【王城之门】

这些小规模的龙山晚期聚落将石峁古城视为王城。每当先民们越过山丘,远远望到一座高大宏伟的城门时,他们就知道石峁王城到了。这是一座石城,它需要很多的石头,根据初步估算,石峁的总用石量不会低于十三点五万立方米,是很大的一个体量。

可是在黄土高原上从哪儿来这么多石头呢。黄土高原虽然是以黄土堆积为主,但是往往在黄土的底部有很多砂岩,根据考古工作调查成果来看,这些石头基本上就是就地取材,但是虽然是就地取材,把山底下的石头要搬到黄土的山峁之上,也是一件非常费工费时费力的事情。有些石头建筑遗存保存的非常好,这些建筑在八十年代的调查的时候,常常被认定为是战国时期的秦长城遗迹。后来经过调查发现,这些石头墙可以基本上可以闭合。

目前石峁遗址的外城东门遗址被一个玻璃罩大棚把它罩起来了,对外城东门的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它是一个体量非常大,最高的地方距地表有六到七米高保存非常好的这么一个史前城门遗址。目前对于外城东门制怎么保护展示和利用,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陕北在夏天有极端的暴雨天气,对冬天有极端的非常寒冷的时候,所以暂时呢在没有特别成熟的保护的措施下,文物保护人员做了一个临时性的保护大棚。

2012年,考古队的重点发掘工作表明,石峁遗址外城东门址是中国迄今为止所见时代最早保存完好,体量庞大,设计精巧结构复杂,形制规整,形式精密,铸造技术先进的城门遗址。石峁外城是利用内城,东南部墙体向东南方向再行扩筑的一道弧形。

石墙长度四千两百米,宽度两点五米,面积达一百九十余万平方米,外城东门指地势开阔,位置险要堪称整个古城的枢纽地带。由于年代久远,原本高大的建筑已经严重损坏,但蕴含的气质依然呼之欲出,原始文化的早期形态,依稀可辨。然而这个4000年前的王城之门发掘过程中,出现四大谜团待我们为你揭开他的神秘面纱。

谜团一:城门用少女头骨奠基

人头骨祭祀坑遗迹

石块砌出层层叠叠交错的直线和弧线,如被风翻过的书页,而它的第一页居然是冷血。在外城东门的遗址中能看到有一个被玻璃罩罩着的人头骨祭祀坑遗迹,总共这样的祭祀坑发掘出了七座,而目前大棚内的人头奠基坑只是其中的一个,别的六处都已经搬回到实验室。

我们不禁发出疑问那这个人头骨殉葬坑是当时为了设立城墙而设立的吗?从考古发现的情况来看呢,这些人头是在修建整个外城东门之前进行的一些奠基活动留下的遗存,也就是它的作用是为了外城东门的奠基。

嗯,那殉葬的是什么人呢?根据体质人类学的分析来看,绝大部分是年轻女性,而且是非石峁本地族群的年轻女性。可能是古人他固执的认为年轻女性是最圣洁的,最适合用来做奠基。总共七个殉葬坑头骨数量不少于一百二十具。从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石峁古人的残忍与冷血,骨头上有明显的砍杀痕迹,个别的还有被火燎烧的痕迹。

从这些发现表明,石峁地区龙山晚期先民们为了争夺资源而导致战争频繁发生,历史的真实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温情与田园牧歌声中进展。石峁人头奠基坑,为探寻我国北方地区早期文明格局形成提供了珍贵资料,从侧面也反映了处在文明前叶的先民所具有的思维方式。频繁的战争,直接推动了城市防御功能的大幅提升,身经百战的经验,总结出领先于时代的攻防体系。

谜团二:具有内外瓮城结构

外瓮城

石峁外城东门遗址平面结构异常复杂,考古队陆续发现了这座城门所具有的成熟,而且完备的防御体系。首先我们发现了石峁松门遗址具有瓮城结构,它具有一道外瓮城。外城东门的门道的入口处,石峁人建造了一个U型的石墙,把整个门道入口给罩起来了,在它的侧面开了两道小门。这种结构呢实际上是瓮城的结构,不能让外来人横冲直撞的直接进入城门,要经过一些设施才能进来。在进入石峁的外城东门的门道之后,有四间两两相对的很小的房间啊,经过考古确认应该是外城东门看守人所用的地方,就是门塾。

从城内俯瞰内瓮城

外瓮城之后还有一道瓮城结构,步入整个外城东门的门道之后会发现一个现象,不能直着进去又转了一道弯。具有L型结构,叫内瓮城。在这个范围里面,能看到好几处防御设施比如墩台。内瓮城这样的结构一直到很晚的时代都一直在沿用,只有这样的来来回回转来转去的结构才能最大是最大程度的延长敌人进犯的距离。延长敌人进犯时间,这个结构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谜团三:发现马面结构

那么城墙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呢,比如说墩台马面,那么这个马面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一个名词。古代的骑兵军阵,在防御的时候,他的战马会排上一排头向外。所以从敌方的角度来看,会看到一个个伸出来的马头。那个东西叫马面,这个城墙结构也和马面一样,它是在一道城墙上突出来的,几乎是平均分布的一个一个巨型的墩台,很像骑兵军队伸出去的马头,所以古人把它叫马面,所以根据这个城墙结构马面是在石峁遗址时代就已经出现了。

马面呢是在石峁遗址外城发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防御设施。根据以前的文献记载,它是在春秋战国之后,甚至汉代才成熟出现的。实际上西安城墙,南京的城墙上面都有这些防御类设施。但是石峁的马面把以前认为的中国有马面的历史提现了两千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现,这些布局和结构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中国古代城市建造历史的认知。

根据考古研究表明石峁外城东门的方向不是正东,实际上它是东北方向。那是为什么呢,从考古调查的情况来看,不管是外城东门还是内城东门都不是正东朝向。有一种观点,石峁外城东门的门道朝向是四千年前的夏至日出方向,但是这还要经过更严密的一些测算才有进一步的结论。

谜团四:出土色彩艳丽的壁画

在外城东门还出土了,颜色非常鲜艳的壁画。壁画主要是在内瓮城发现的,经历栉风沐雨数千年的石峁壁画,一笔一画都刻在历史中,等待着有人来读懂。第一批石峁发现的壁画就是在外城东门内瓮城这个结构里面,当时发现了很多有彩绘的白灰墙皮,一开始没有人想到会是壁画,因为毕竟时代太久远了。

随着发掘清理,能看到还有一些白灰皮是在墙最下面那个位置,墙角上还贴附着。确认这些东西应该原来就是在外瓮城的墙面上绘制的壁画。当时发现的时候考古人员把四千多年前的土层的去掉之后,发现颜色非常鲜艳。


它发现的位置也特别特殊。为什么壁画会是在瓮城的这两道墙上?原来内瓮城的两道墙正对的是进到这个门和出门的门道,这两个门道不管在什么时候太阳升起,太阳落下的时候,阳光都能打到这两面墙上。考古专家做过观察,当时确实是很漂亮,而且这些壁画它的颜色主要是以红色和黄色为主,还有黑色描边。这些壁画的绘制给我们一个提示,或许是和太阳崇拜有关系,因为他的那纹饰能看到一些卷纹,像是太阳射出来的光芒一样,这是目前对这些壁画的一个猜想。

虽然时间的流逝,让外城东门纸破败不堪,又经过了几千年黄土的掩埋。可是,这些壁画却幸运的保存了下来,成为了研究中国壁画历史的重要资料。这些珍贵的史前壁画,一经发现,立刻被考古队加以保护,加固编号建档送往基地,做进一步的修复和研究。

位于西安市郊的基地,是陕西考古研究院的修复研究基地,大量珍贵的出土文物,珍藏于此。目前是研究基地里面的工作人员正在修复这些壁画,这些壁画都是在当时石峁的东城门遗址里边,墙底下一个多层的叠压,壁画原本是在墙上的,墙垮了之后,它全部就是多层的碎片堆叠在一起。

石峁壁画的图案,都是几何图纹没有人物,也符合它当时时代特征。研究发现壁画在绘制工艺上也有一些特别的一些东西。先民在绘制之前,会先在图案交界的地方,先做一个阴刻线,其实就是用一个木棍或竹棍,在这个白灰层还没有完全干透的情况下,在上面大概划一下,做一个规划然规划好之后,再根据规划的样,用不同的颜料填充不同的地方,这样子就是很好绘制了。

毛刷痕迹

这些颜料是怎么涂上去的呢,在壁画上其实有发现一些毛刷的痕迹。应该就是用一种类似于毛笔或者毛刷的一类工具,就是像咱现在的画画一样涂上去工具。那个时候可以用一些动物的毛,然后把它们扎起来刷上去了,那就是毛笔 原型。

在修复方面,工作人员一直在做修复工作,是要把他们一起拼起来,实际上非常难拼,因为壁画都是碎成一些小渣,所以必须十分谨慎。现在有另一种思路,就是把它所有的每一个碎片都进行一个拍照,然后用电脑绘制,一个一个模拟图,在电脑上试拼。可能有A方案,b方案,c方案,研究人员正在做各种的可能方案看能不能复原一个接近真实的石峁壁画。

小编总结:

石峁古城不是孤立的存在。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陕西调查队统计,五千五百年至四千年前,陕西榆林地区有一个大繁荣的阶段,从仰韶晚期至龙山晚期的新石器遗址达七千处之多,在全国绝无仅有。大约在公元前两千三百年以前,在内蒙古中南部陕西北部山西西北地区大量出现面积从数百乃至数千平方米的聚落。这些聚落对于石峁来说,就是众星拱月,他奠定了石峁王国生存四五百年的强大的社会基础。

漫天星斗的遗址,拱卫着这座巨大的城,这城人口集中,物质丰富,市场繁荣,文化先进,处于鼎盛时期,不难想象,当时周围的人们对这座城是何其向往!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